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抢抓机遇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各级各部门、各个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重大责任。
一、深刻认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最近一个多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民营经济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充分肯定了民营经济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强调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回顾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充分肯定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分析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判断民营经济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前景,重申“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明确指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明确提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即,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明确要求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正本清源、解疑释惑、振聋发聩,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创新性、针对性、操作性,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和坚定信心,为做好新时代民营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着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以更加有利有效的政策举措,急企业之急、帮企业之困、解企业之难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民营经济占蚌山经济发展的比重和对蚌山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都日益增加。2017年我区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为71.11%,今年前三季度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85.5%,居全市第1位;新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4052户,新增5000万元以上入库民企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88.7亿元;新开工民间投资项目26个、总投资135亿元,竣工项目16个、总投资49亿元,等等。可以确定的是民营经济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蚌山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但是正如各位企业家刚才发言中说到的,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更大。一是融资难。主要表现是拿不到钱和拿资贵,当前民营企业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都明显趋紧。二是降成本难。能源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上升较快,土地、水、电、气等要素成本仍处于高位,由于产业没有形成完整集聚所带来的物流成本增加、效率降低,使企业盈利难度持续加大。三是要素保障难。土地供应、环境容量、技术人才等制约因素明显。四是用工难。适龄劳动力缺乏,专业技术型、实用型人才更是不足;招工难、用工更难,多数人员不愿加班、上夜班,甚至频繁跳槽、不稳定,等等。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困难,不同行业、企业也不尽相同。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党委、政府面前的现实课题,需要我们压实责任、开拓创新,拿出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
第一,要千方百计解决好工作摆位问题。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就是要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两个维护”的高度,切实增强发展民营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就是要把民营经济发展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就是要做到把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不管企业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我们都要当成自己的事,主动靠前,主动服务;就是要做到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做到事不过夜、一次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说清楚,并指好路子、提出建议,做到一盯到底,不达目标誓不罢休。我们讲要深入企业,深入企业干什么?不是去走马观花、不是去访贫问苦、不是去给企业弄点什么特殊优待,而是去了解企业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困难,去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困难,然后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做企业的坚强后盾,而不能去是去了,问题和困难束之高阁、不管不问。
第二,要千方百计解决好企业负担问题。减轻负担,企业有迫切的需求,政府有作为的空间。近年来,我们深入落实“放管服”、降成本、商事制度改革等举措,取得了初步明显成效。下一步还要坚持久久为功、一抓到底,聚焦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阻点、难点问题,强化“四送一服”对民营企业的精准对接,拿出更加务实有力的举措,有效解决企业的负担问题。要在“减”上下功夫。按照中央要求,着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周三常委会上我已安排区政府研究我区自身权限内有哪些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尽最大的努力,吃干榨尽各项政策,用足用活各项措施,努力把蚌山建成全市商务成本最低的县区。要在“降”上下功夫。融资难、融资贵仍是民营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我们鼓励企业直接融资,今年天成科技完成首次股权融资1500万元;华运超市新三板已经上市,目前正在进行上主板的前期培育。我们还新成立了区级担保公司,区政府要研究如何帮助辖区中小企业融资,发挥好杠杆和平台的作用。下一步,还要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把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落实好。要依法利用好政府资源,通过过桥资金、基金、税融通、债权、股权投资等方式,有针对性的、精准的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要在“纾”上下功夫。针对用工难等问题,区人社局可以向市人社局建议,与他们一道,利用好培训经费和政策,针对电子信息产业和其他我区重点发展产业定向培养专业型人才,组建技工人才“蓄水池”,做好技工储备。针对企业工人不愿上夜班、加班等问题,可以和企业一起组织调研,涉及到住房问题的,可以给予相应的公租房优惠政策,企业也要靠环境、靠待遇留人,等等。针对商贸服务业企业举办必要的促销活动的问题,不能以文明城市管理为由一律禁止,行政执法部门要有指导意见,在“行”的基础上怎么规范管理。在落实环境保护方面不能搞“一刀切”,严禁简单化采取一律停工、停业、停产、停车等做法,一方面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生产技术、落实污染治理措施,另一方面要积极为企业创造条件,保护企业合法守法经营。
第三,要千方百计解决好营商环境问题。民营经济是草根经济,良好成长环境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对此我们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歧视偏见,让企业放心放手发展。在市场准入上要一视同仁,精简行政审批方式和流程,坚决破除一切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形障碍,在重大项目筛选、专项资金使用等方面,做到不分亲疏、应入尽入。还有刚刚说到的在安监、环保、行政执法等过程中,要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在服务上要打造“金字招牌”,进一步发挥我区政务服务中心和“互联网+马上办”作用,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延伸帮办服务链条,推动更多跨部门、跨层级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营商环境。还有我们的项目推进“五级责任体系”和“五级推进机制”,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落实好、服务保障好。
第四,要千方百计解决好政策落实问题。好的政策贵在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六项政策举措,条条是“干货”,字字是“真金”,为民营经济发展把脉开方。市政府本周也出台了16条措施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我们要狠抓政策落地,对标上级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和大家反映的问题,逐一对照梳理,尽快拿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政务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统筹起来,一体推进落实。我们与企业签订的“双向承诺”,该是政府要履行的一定要及时兑现。今后,凡涉企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充分征求企业的意见,有些政策在制定过程中,要有企业人员参加,真正做到精细精准。
第五,要千方百计解决好政商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用“亲”“清”二字精辟定位政商关系,不仅让政商双方在交往中有规可依,更给领导干部如何跟民营企业家打交道划出了底线、拓展了空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好“亲”与“清”的辨证关系,工作上要亲密、生活上要清白,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真诚地与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上门服务,以“亲”为血肉、“清”为风骨、“和”为气质,在政商相处中努力做到“亲亲热热、清清白白、和和气气”,让从政与经商的环境更加健康更加清朗。区委也将一如既往的运用好容错纠错、“三个区分开来”,扫除大家干事创业、服务企业的后顾之忧。
第六,要千方百计解决好权益保障问题。民营企业家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保护。我们要依法保护企业自主经营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着力打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特别是对项目建设和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非法阻工、强揽工程、强买强卖、索拿卡要等违法行为,毫不手软、严厉打击,确保工程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让落户蚌山区的每一家企业都受到公平公正的保护。纪检监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时需要企业经营者协助调查,这种情况下,要查清问题,也要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公检法等执法司法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法律的尊严与事业发展、人情冷暖的关系,保障企业正常经营。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战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保障企业正常经营、保证项目正常建设尤为重要。
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
借这个机会,也对各位民营企业家提几点希望,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坚定“四个自信”,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努力开创蚌山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一要听党话、跟党走,做爱国敬业的典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企业发展、自身追求与国家前途、蚌山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二要讲正气、守正道,做守法经营的典范,倍加珍视企业信誉,聚精会神办企业,遵纪守法搞经营,强化法治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带头抵制违法行为,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树立蚌山民营企业家良好形象。三要练内功、强内力,做创新创业的典范,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秉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把企业做强做优,努力打造一流企业。四要重感情、懂感恩,做回报社会的典范,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思报,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寻求企业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最大公约数,带动更多人走上共同富裕道路,为加快建设新时代首善蚌山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