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进沃土,春暖花开——一实校教育集团校长 崔建梅
“落”进沃土,春暖花开
蚌埠第一实验学校创建于1947年,伴随着历史的风雨和时代的步伐,从一所只有二十几名教师和平房校舍的小学校,发展到现在拥有6个校区的教育集团,这是一实校几代人励精图治、追梦前行的结果。在逐梦发展的路上,崔建梅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如今的领路人。她常说,是一实校的土壤给予她人生充分的养分,现在她将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回报这所学校。
1981年,19岁的崔建梅从蚌埠师范学校毕业。因学习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她被学校推荐进入一实小实习。在学校工作了一个月,又因实习成绩突出,而后分配到了一实小工作。
当年的一实小,在1963年就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重点小学(全省四所重点小学之一)。从此,崔建梅老师怀着对教育纯粹的热情,像《蒲公英》中的那粒落进黑黝黝的泥土的种子一样,“落”进了一实小这片沃土中。课堂上,她和学生一起享受着文学的魅力,享受着课堂的精彩。可以说,每一节课都是一个脚印,她就在这深深浅浅的脚印中,不断地发展着她对课堂的理解,对语文和语文教学的理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1992年,崔建梅老师作为安徽省唯一教师代表,参加全国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荣膺一等奖。这个奖项意义非凡,多所全国一线城市一流名校向她伸出橄榄枝,可是她依然毫不犹豫地坚守在一实小这片沃土。她说:“是一实小培养了我,我割舍不了学校,也割舍不了我的学生。”
坚守讲台,用心教学,崔建梅老师赢得了很多赞誉。1995年,她被省政府批准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7年,她荣获安徽省首届“教坛新星”称号;2001年2月,她被评为蚌埠重点行业学科带头人;2004年9月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3年4月获“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9月获“蚌埠市首届名校长”称号;2015年5月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7年2月,荣获“2016年度蚌埠市十大新闻人物”;现又获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教书育人,用爱灌溉
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七年的崔建梅老师,一直推崇“爱”的主导教育理念。她常说:“以爱育爱,是生命感动生命的基础。”这种爱,不仅仅是教育者自身要拥有的,还要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生发,更要让受教育者触摸得到,感受得到,从而成为促进他们成长的不竭动力。在她的教学经历中,有这样一位学生,自幼患小脑萎缩,说话、行动都有障碍。她主动将这个孩子接收到自己的班级,对他进行无微不至的关爱,对他施以特殊的教育。每节课下课,她总是匆匆放下手边的事情,走进教室,帮孩子换书本,架着孩子上厕所,有时还扶着他站在操场上看同学们的游戏。她的行为影响着班级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到护助行动中。在崔老师的组织下,他们成立了爱心接力小分队:课间时换书本、放学时拿书包、上厕所时搀扶、换教室时背负……难以想象,这样的爱心接力一干就是六年时光。崔老师觉得仅仅是关爱还不够,还要鼓励他战胜病痛,尽可能地提高协调能力,哪怕只有一点点。她告诉孩子,不要小看自己,坚持锻炼,你的手也可以向同学们那样灵活。她让几个孩子带着他利用课间敲击小钢琴的琴键。他抬起的手要摸索很长时间才能颤微微地下落,崔老师和孩子们就这么耐心地等着,不见丝毫地急躁。一天进步一点点,但坚持的力量是强大的。四年级时,他手的动作比原来准确、灵活多了。孩子妈妈逢人就说:“孩子自小有病是他的不幸,但遇到崔老师,是他最大的幸福。”作为老师,崔建梅把爱的雨露播洒给每一位学生,但凡她带过的学生都视她为人生的导师、陪伴的母亲、成长的伙伴;作为校长,她更是把爱的阳光普照每一个教育的角落,让现如今一校六区的教育集团蓬勃发展。
在她的倡导下,“资助春蕾女童”也成为了学校的一项常规活动,至今已持续整整七年,累计捐赠63000元,30名大学生和165名小学生受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她都盛情邀请春蕾女童走进校园,和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观看演出、参加游戏节,接受伙伴赠送的礼物,感受节日的欢乐。这份源自崔建梅校长心灵深处绽放的大爱,感动了学生,感染了老师,这爱的溪流在每个人的心中涓涓流淌,这爱的颂歌在校园内外时时唱响!
集团发展,引领跨越
从一名优秀的教师走上领导岗位,从管理一个班级到管理一所学校,从管理单一学校到管理教育教育集团,这对崔建梅校长来说,是个全新课题。担任校长后,崔建梅校长最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学校发展引领上更高平台?如何拓展一条能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更广的路?如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和整合,将是一件造福更多孩子、更多家庭的大事。
2013年,作为蚌埠市首批集团化办学试点学校,一实校率先迎来发展春天。2014年4月经市政府批准,学校升级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从“一实小”到“一实校”,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年秋季,一实校汇金校区建成启用;2015年9月,一实校初中校区正式开学,自此开启了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征程。2017年9月,一实校城南校区和水游城校区建成启用。现已形成一校六区强大的教育集团。
为了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崔建梅校长成立了由44人组成的一实校“十三五”发展规划项目组,确定了学校十三五发展的重点项目是:集团化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课程建设、现代公民教育、教育信息化、教师发展。她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全校教师智慧,历时四个月,将六个项目内容细化,确保了规划的有效实施,有序推进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教育集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优质的教育资源。“科研兴校”和“校本研修”一直是崔建梅校长坚守学校发展的重要举措。她常常告诫自己:“校长就是老师们科研的‘领跑者’,引领教师走进教育科研,才能使学校工作走上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创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教育品牌。” 为此,崔建梅校长积极为教师们创造更多、更高的学习机会。每两年,学校会组织一批骨干教师去北师大、华师大、东师大学习。同时,她还关注着每一个课题组的教育科研研究。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从前言到目录,从编写体例到编排形式,从文字撰写到插图运用,崔校长带领着老师们讨论、研究、实践,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最终,倾注了心血、流淌着智慧的《游泳》《陶艺》《口风琴》等多本课程实验教材编写印刷,这不仅弥补了学校课程教材的空白,更成为校本课程教材的典范。
崔建梅校长更是一名用智慧经营学校的管理者。她善于总结思考,发现学校需要传承的历史和发展的优势;她广纳百川,细心梳理各方意见,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她大胆创新,确立学校发展的目标,提出“提升管理文化”“激活德育文化”“丰富课程文化”的工作思路。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此,崔建梅校长组建学校课程开发小组,通过调研、论证,确立“传统与现代并举、自然与人文融合”为主题的学校课程体系,“关注个性,尊重差异”的学校课程原则,“多元化、个性化、活动化”的学校课程特点,“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学校课程形式。最受学生喜爱的拓展课程由四门必修课和七十余门选修课组成。她嘱咐老师们一定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尽全力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学习,是她和她的团队适应新时代变革的主要途径。她深耕教学改革,直到现在,她仍然保持着每年听课一百节以上的频率,从未脱离教学第一线,她总是与老师们一起进行校本课程研发、开展教科研活动、参加观课议课活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多次应邀到兄弟单位,兄弟区和兄弟城市进行交流讲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多元化、多角度的学习和思考,让她拥有了一个现代化教育集团掌门人的把控能力,成为专家型校长。与此同时,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提升了学校极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悠悠七十载,育人新征程。2017年是一实校建校70周年,从一个中山校区发展到如今六个校区,从百人学校发展成7100多名在校学生的教育集团,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一实校优质教育资源的福利,学校在2017年蚌埠市集团化办学首次综合测评中也荣获一等奖。而这一切,也正是崔建梅校长和她的团队呕心沥血、上下求索的追求。
对于未来,崔建梅校长和她的团队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用更优异的办学业绩回报社会的信任,以更具特色的教育实践成就珠城学子的幸福人生。一实校也将继续在教育改革的版图上谱写绚丽华章,向着建设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现代化教育集团的目标迈进!
三十七年,不忘初心,桃李满天下。她是园丁浇灌花朵、她像蜡烛照亮心灵;深耕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共享,她为此探索,为之实践。作为教师,崔建梅校长把爱的雨露播洒给每一位学生;作为校长,她更是把爱的阳光普照每一个教育的角落。在担任学校的领导工作后,她在传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以崭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引领全校工作,获得了骄人的办学成果。近年来,一实校先后获得“全国特色学校”等三十多项国家级表彰,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等五十余项省级表彰和“市文明单位标兵”等数十项市级表彰。现拥有安徽省“特级教师”3人,安徽省 “教坛新星”6人,中学高级教师15人,蚌埠市“学科带头人”15人,蚌埠市“教坛新星”26人,蚌埠市“名班主任”3人,蚌埠市名教师3人,在崔校长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为一实校的辉煌积淀下厚重的教育教学文化,现已发展成为蚌埠市一颗璀璨的教育明星,铸就成安徽省极具特色的窗口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