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长辈版 加入收藏

蚌埠市委市政府 关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

来源:蚌山区投资促进局作者:蚌山区投资促进局阅读:发布时间:2019-10-03 10:57字体【  分享:

“十一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发展较快,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翻番。 
目前,我市工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由传统工业迈入现代工业的重要阶段。面对区域竞争的巨大压力和复杂的国际国内市 
场环境,以及加速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进一步认清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 
一步增强决战工业的责任和意识,抢抓机遇、升级提速、加快调整、奋发作为,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地 
发展。为此,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做好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城乡经济发 
展,统筹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统筹产业、园区和企业发展,以提升速度、总量、质量、效益为目标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引领,以抓投入、调结构为重点,以完善政策环境为保障,努力实现大产业培育、工业园区建设、骨 
干企业发展等三个方面大突破,不断提升我市工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把蚌埠打造成为全省新兴产业基地和加工制造业基地, 
在区域竞争中实现争先进位、率先崛起。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相结合原则。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经济政策的导向 
性作用,引导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向工业倾斜,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资金的使用效果。 
  (二)坚持广泛借助外力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原则。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和对 
外开放,广借外力促发展。同时不断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上市和开放式重组,促进工业迅速做大做强。 
  (三)坚持特色发展和集约发展相结合原则。园区实现规模效应、特色发展,产业实现集约发展、集群发展。实行科学定 
位,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四)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原则。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实现工业经济总量增长两倍,工业经济的总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一)扩大工业规模。规上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24%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20亿元,年均增 
长22%以上。 
  (二)加大工业投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3461”行动计划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50%以上。 
  (三)优化产业结构。新能源、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基地基本形成,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优势 
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六大产业占工业总量70%以上。 
  (四)做强做大骨干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00户,形成年产值超1亿元的企业200户,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 
30户、超50亿元的企业6户、超100亿元的企业3户。 
  (五)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要瞄准国内行业先进水平,加快技术改造;年产值10亿元以上 
的企业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户。全市企业专利授权量达1300件。国家 
级研发机构达到7家,省级研发机构达到100家。中国名牌产品达到10个,省级名牌产品达到50个。 
  (六)加快平台建设。高新区创建为国家级开发区;5个省级开发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六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 
达到13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65%以上。 
  四、重点任务 
  大力实施“1115”工程, 即到“十二五”末,超1000亿元年产值的产业达到1个、超100亿元年工业增加值的园区达到1 
个、超100亿元年产值的企业达到3户、5家企业成功上市或实现再融资,逐步形成主导产业引领、园区工业支撑、骨干企业带 
动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一)着力培育大产业 
  按照突出主导产业、多点支撑的发展思路,坚持走“3+1”产业发展道路,即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扶持培育新兴产业、改 
造提升传统产业、充实完善基础产业,进一步完善产业价值链,形成集群发展。在壮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基础上,促进产业结 
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1.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装备制造及零部件产业。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扩大产业总量为重点,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专用车、起重机、压缩机、 
脱硫除尘设备、污水处理设备、钢质特种船、铝合金轻质船、舟桥装备、游艇、大型高精数控机床、矫直机、发动机、电磁离 
合器、滤清器、油缸等主要产品,引进铸造、锻造、模具制造、表面处理等基础产业,着力打造滤清器、环保设备、船舶制造 
三大基地。到2015年力争实现产值1000亿元。 
  精细化工产业。以调整产品结构、延长产业价值链、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为重点,做大柠檬酸、硝基氯苯、氯碱、甲苯系列 
有机中间体等主导产品,积极发展有机硅烷、生物饲料添加剂、VC磷酸酯、橡胶制品、染(涂)料、树脂等产品,重点推进邻 
法苯酐、聚丙烯酰胺、对硝基酚、二氯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省精细化工高技术产业基地,建成精细化工产业园。 
依托重点医药骨干企业,加快推进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产业化等一批项目建设。到2015年力争实现产值120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以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模块化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0所、41所和中国兵 
器集团214所的技术研发优势,围绕新型电子材料及器件、软件开发、信息服务三大领域,重点开发超薄显示器玻璃基片、液 
晶显示器件、集成电路显示模块等基础材料,壮大高端液晶显示器、高精密新型电阻器和电感器、传感器、汽车电子等重点产 
品,优先发展面向重点行业的应用软件系统,建成3G移动通讯网和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和中电集团 
41所孵化养殖装备产业化基地。到2015年力争实现产值70亿元。 
  2.快速培育新兴产业 
  新能源产业。以集成先进技术、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价值链为重点,着力推进年产2000万片sno2透明导电膜玻璃生产 
线,1000兆瓦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20兆非晶硅太阳能电站、400台(套)太阳能电池阵列模拟器等一批重点项目, 
形成太阳能玻璃、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装备及集成系统、太阳能电站等完整产业链,建成薄膜太阳能电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省太阳能电池工程研究中心、玻璃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打造中国光电产业基地。到2015年 
力争实现产值80亿元。 
  生物产业。以实施生物产业重大创新工程、推进生物产业体系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市微生物发酵技术优势,在生物医 
药、生物基材料、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四大领域取得突破。依托国家级发酵工程研究中心,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 
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重点开发和实施年产5万吨维生素C及B1、200吨D-核苷单磷酸、18万吨乙二醇、15万吨聚乳 
酸、1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4*12MW秸秆发电机组等一批重大项目。到2015年力争实现产值170亿元。 
  新材料产业。以整合现有资源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为重点,依托中建材玻璃设计院等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围绕电子材 
料、玻璃新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四大领域,引进电子用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高效节能建筑用 
钢、精密铸件等生产企业和先进制造技术,大力开发球形石英粉、超细硅酸锆、抗反射玻璃、PET卷绕镀膜、碳纤维、高强高 
模聚乙烯醇纤维等产品,逐步形成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建成安徽省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实现产值50亿元 
 
  3.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纺织产业。以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完善产业价值链为重点,引进国际国内著名服装品牌,积极发展家纺、高档毛毯、 
服装、无纺布、帘子布等民用和工业用纺织品。加大现有棉纺、粗精毛纺、麻纺、灯芯绒、印染等传统行业的重组和改造力度 
,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集成制造等现代技术在纺织领域应用水平,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重点 
开发高档粗精呢绒、竹纤维混纺、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牛奶蛋白纤维混纺等新型面料产品。到2015年力争实现产值40亿元。 
  建材产业。以开发新产品、完善产业体系为重点,加快对现有产业的改造升级,形成以优质浮法玻璃、玻璃深加工系列产 
品为主导的研发生产体系,以水泥熟料、预拌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为主导的生产加工体系,以浮法退火窑及滚道、吊挂式全 
自动浮法拉边器等产品为主导的建材设备生产体系。到2015年力争实现产值50亿元。 
  轻工及食品产业。以打造特色产品,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为重点,围绕玻璃制品、塑料制品、包装印刷、家具制造、工艺 
美术等五大领域,加速轻工行业的升级改造和产业集聚。重点发展高档玻璃包装容器、生物降解塑料包装物、多色高效印刷品 
、绿色环保办公家具、高档玉铜器等产品。加快食品业产品升级和品牌打造,大力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精品粮油、肉类制品, 
中高档白酒、保健酒,中高档卷烟、特色名点、绿色炒货食品等产品,把黄山卷烟、皖酒打造成国内知名品牌。做大工艺美术 
产业,建成玉器加工产业基地。到2015年力争实现产值380亿元。 
  4.充实完善基础产业 
  加快国电二期项目申报和建设进度。加快电网改造升级,新建1座500千伏变电所、2座220千伏变电所、20座110千伏变电 
所,扩建1座500千伏变电所、3座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扩大燃气供应能力,新建2个加气站、3个区域调压站 
、2个调峰LNG站,实现燃气次高压穿越淮河,加快对城市管网、门站的改造。完善自来水管网建设,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 
工程、城南污水处理厂、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到2015年,基本形成纵横交叉、布局合理、供量充足的城市电网、燃气管网、 
供水及污水管网格局,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着力建设大园区 
  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载体。要大力推进园区的发展与建设,形成布局合理、产业特色突出、基础和配套设施完善 
、管理科学的园区新体制。 
  1.科学规划园区布局和定位。以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协调发展为目标,规划园区布局,明确园区的产业定位,形成具有 
产业特色的园区体系。淮河以南工业园区以质为先,在做大总量的基础上,重点推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淮河以北工业园区以量为重,大力发展传统产业、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总量快速上规模、 
上台阶。通过努力,构建城乡工业新体系,形成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工业园、专业镇相配套的园区新格局。 
  2.创新园区运行和管理体制。探索打破现有行政区划限制,按照经济区划构建园区管理和运行新机制,相邻的工业园区 
和工业集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对工业项目的用地实行预征,同 
时加快园区交通、电力、给排水、污染治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3.扩大园区规模。认真做好开发区、园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高新技术开发区规模达到50平方 
公里以上,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规模达到15—30平方公里。突出园区产业特色,通过产业招商、产业配套、退市进园提高 
园区产业聚集度。 
  4.努力建设国家级高新区。整合现有资源,做强做大高新技术开发区。按照“做大园区规模、突出园区特色、创新园区 
体制、实现园区升级”的目标,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 
医药等五大主业。加快与科研院所的联动机制,建设高新技术的研发和孵化机构,打造新技术研发平台。积极推进开发区专业 
园区建设,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牵动性强的高科技项目。创造条件,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 
加值100亿元。 
  (三)着力发展大企业 
  积极实施大企业培育计划,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行业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成长型 
企业,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 
  1.打造具有引领力的大企业。集合优势资源向大企业聚集,通过招商引资、资产重组、增资扩股、上市融资等途径,积 
极推进丰原生化、安徽柳工、丰原集团成为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积极扶持凯盛集团、安徽中烟蚌埠卷烟厂、八一化工股 
份等6户企业成为年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华光玻璃、天润化工、国威滤清器等30户企业成为年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 
  2.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培育主业突出、技术领先、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使其 
成为行业的小巨人。鼓励中小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财政资金补助机制,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建设,支持服务机构开展信息、培训、技术、创业、质量检验、企业管理等服务。引导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经 
济技术合作,建立稳定的研发、供应、生产、销售等协作关系。支持中小企业依托优势产品,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或者组团发 
展。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 
水平。 
  3.大力推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制定实施企业上市的滚动计划,通过上市融资,做大做强企业。选择知名的证券公司等 
中介机构,开展上市辅导和培训。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策,加大对企业上市工作的扶持。已经完成上市辅导期的企业,尽快完 
成申报工作。 
  4.积极推进企业“四个创新”。 
  一是积极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鼓励企业优化股权结构。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股东会 
、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之间相互制衡、协调运转的机制,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引导企业重视公司章程的起草、 
制订以及修改完善,规范企业运作,及时化解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及所有股东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管理 
水平。 
  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设立并逐步扩大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专项资金,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提 
高产品质量。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试验室的建设,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 
所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鼓励企业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 
快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引导和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三是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制定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大力推行先进的生产模式,通过优化信 
息系统、改进各项流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标准体系等工作,挖潜增效,降低成本,全面夯实管理根基。加强培训和经验交 
流,树立管理创新典型,发挥先进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四是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创新。鼓励企业学习借鉴国内外现代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体系和 
管理机制。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使命和愿景,提炼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构建企业价值理念体系。鼓励企业建设并维护 
好企业品牌,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适应不同企业特点、富有企业特色与活力的工业文化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对工业强市工作的领导 
  切实加强对工业强市工作的领导,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形成加快工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对重点产业的发展,实行市 
政府领导领衔制度,从产业升级、产业招商、项目实施等方面加强领导。对年产值有望超过50亿元的企业实行重点帮扶,由市 
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参与,从多方面加强扶持,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对重大工业项目,继续实行市领导领衔制度,帮助解决和 
协调项目引进和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健全工业考核体系,加强对部门、县区、园区和企业的考核,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各级 
工业发展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工业发展方面的重大问题,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工业的支持力度,做到力量向工业集中、政策向工 
业倾斜、资源向工业配置、资金向工业投放。 
  (二)进一步构建工业发展规划体系 
  切实做好工业发展的规划工作,形成完整的工业规划体系。结合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做好工业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认真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园区发展规划、重点企业发展规划,为“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实施 
提供支撑。努力打造工业、产业、园区、企业相配套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的引领力和执行力。 
  (三)进一步增加对工业的投入 
  充分利用各种融资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规范企 
业管理制度,增强企业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构建新型和谐的银政企关系,畅通企业融资主渠道。积极拓 
展金融服务新品种, 加大金融对工业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对工业企业贷款的比重。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担保体系和贴息 
制度。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服务,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争取项目尽快开工实施。加强项目管理,建立统一规范 
的项目合同文本,明确项目开工、竣工、投产时间以及投资强度等内容,尽快让项目建成投产,发挥投资效益。认真组织好企 
业项目申报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性资金的支持。持续做好与央企和省企的合作。工业投入占固定资产的比重应逐年增 
加,招商引资中工业项目的引资比重应超过50%,在省“861”行动计划项目中我市工业项目所占比重应达到或超过省平均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工业的政策支持 
  不断完善促进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形成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专项资金额度与工业税收同 
比例增长。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保持已有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的延续性,并继续扩大支持 
工业发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减免范围。对在高新区内投资的工业项目,免收所有的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积极实施品牌 
战略,加大对名牌的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力度。积极争取报批新增建设用地,持之以恒地开展闲置土地集中清理工作,努力盘 
活存量土地。切实加大对工业项目用地的供应量,工业用地占扣除基础设施用地以外的全社会建设用地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保障工业发展用地需要。鼓励企业提高投资强度,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加强工业行业(产业)协会建设,支持工业行业(产 
业)协会发挥作用、加快发展。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评估 
,及时修订和完善有关政策,确保惠企政策落实到位。 
  (五)进一步加快工业人才的培养 
  高度重视工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工作,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等关键环节,努力打造促进工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 
采取引进、双向挂职、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技术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对在工业强市中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加大使用力度。通过股权激励、技术入股、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奖励等多种形式, 
进一步激发企业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为人尽其才创造平台和空间。 
  (六)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强力推进城市大建设工作,逐步建成宜业、宜居、宜游特色鲜明的大城市。积极实施“阳光政务”,建设“效能政府”, 
提高办事效率,减少行政审批,进一步提升工业发展的软环境。规范对企业的检查,认真做好企业治乱减负工作,加强企业投 
诉管理,对干扰、破坏工业发展的人和事要坚决予以查处。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在全社会营造服务工业、服务企 
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