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短视频正在“吃掉你的大脑”
近10余年的时间内,短视频迅速发展,并逐渐侵占了人们的生活。回想生活中,大部分时间确实是被短视频“占领”了。每天一睁眼先刷会儿短视频清醒一下,摸鱼时间刷刷短视频放松一下,下班/放学回家之后可算有了大把大把刷短视频的时间,直到闭眼睡觉。
很重要的一点是,短视频真的是越刷越上头,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根本停不下来,时间仿佛被加速了一样;但回想起来,好像什么也没看似的。
◆短视频为何让人上瘾?
1.多巴胺的陷阱
研究团队发现当你刷到喜欢的视频,大脑奖赏系统相关的脑区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你快乐,然后继续刷,继续快乐……
再加上“自控力”的脑区活动减弱,就会让人沉迷于刷短视频的快乐中无法自拔了。
2.内容上的爽点
很多短视频的时长只有十几秒,但会叠加很有节奏的“洗脑神曲”和抓眼球的东西,一是给人带来爽点,并逐渐拉高大脑对信息刺激的耐受阈限值;二是很多短视频会在高潮部分戛然而止,刺激你继续观看下去;三是有些视频在很短时间内讲述一个知识点,让人有一种“短时间内干大事”的成就感,从而继续这种行为。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机制,即“回音室效应”,会不断推送我们感兴趣的内容,让人难以自拔。
◆短视频会造成哪些危害?
1.注意力碎片化
短视频的制作形式和传播机制决定了它的“浅层化”,长期沉迷短视频,大脑会形成“蜻蜓点水”式的注意力分布,不断切换注意点以追求新刺激,使注意力稳定性变差,久而久之,就会让你难以集中注意力,没有耐心,就像很多人说的“根本无法静心读书”,更别说深度工作、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
2.假性放松
很多人都期望从短视频中得到快乐和放松,而且在刷的过程中的确很快乐,但一旦时间长了,反而会有一种空虚和疲劳感。
其实这就是一种“假性放松”,短视频带来的与其是一种快乐,不如说是对大脑的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多了,反而会越刷越疲劳。
◆面对短视频沉迷应该怎么办?
1.循序渐进,控制时间
给自己制定一个具体计划,比如今天睡前不刷短视频,持续一周后再增加某时间段不刷,循序渐进的抛弃那些没有营养的“短视频”。
每次刷短视频的视频也要进行控制,并逐渐缩短,可以用定时器提醒自己,并强制关闭。
2.分类对待,学会思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取信息和知识,所以不要局限在短视频上,更何况其中鱼龙混杂,要学会分辨和思考。
对于能增长见识或加以利用的实用信息,可以参考,对于一些哗众取宠、低俗不实的内容就要加以分辨和舍弃,“强迫”自己进行思考。
3.集中精力,深度学习
既然短视频分散精力,那就努力再把注意力集中回来。比如把手机放在一边不看,坐下来静心阅读一本书,调动大脑,获取另一种快乐。
4.放下手机,培养兴趣
把那些刷短视频的时间,用来培养新的兴趣,比如绘画、乐器、运动,不要总是宅在家里刷手机,多去户外走走,调节身心。
总之,短视频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几乎不可能完全戒掉它,但要学会将它当作一种工具,利用它,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