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554588336/202305-00005 信息分类: 科技、教育,公民,其他
内容分类: 控辍保学 发布日期: 2023-05-08 17:34
发布机构: 蚌山区黄庄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3-05-08
来源单位: 蚌山区黄庄街道办事处 性: 有效
名  称: 【学校督导评估报告】推进“双减”落实落细,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文  号: 词: 督导

【学校督导评估报告】推进“双减”落实落细,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发布日期:2023-05-08 17:34信息来源:蚌山区黄庄街道办事处 浏览量:

推进“双减”落实落细,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蚌山区教育督导委办公室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蚌山区坚持校外治理,校内保障,双向发力,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助力学生健康幸福成长。

一、全区基本情况

蚌山区地处中心城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0(校区)所,其中小学16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8所,在校学生共计40442人,在职教师共计2636人。辖区营转非学科类培训机构5所参与培训学生1460培训教师148

二、“双减”推进情况

(一)建立“双减”工作机制

“双减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加强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双减”专门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统筹校内校外实现双向发力,全力推进“双减工作力促“双减”工作切实落地落细

(二)实现校内减负不减质

1.完善校内减负配套文件。区教体局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具体抓好业务层面的操作实施。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蚌山区中小学作息时间的通知》、《蚌山区中小学作业设计与批改制度》以及《蚌山区“五项管理”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同时,区政府还把“双减”工作纳入教育整体工作年度考核,作为督学常态化督导内容,做到考核督导双管齐下,持续加压高效推进。

2.构建智慧教育优质课堂。我区积极构建“电子备课+智慧课堂+“五育”作业”课堂教学模式实行以“集体备课”为基础、以“在线教研”为主、多种形式并存的电子备课制度,实现各学科、各年级教师全覆盖。制定了《蚌山区智慧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蚌山区智慧学校设备管理制度》、《蚌山区中小学“智慧课堂”要求与管理办法》,探索“智慧课堂”环境下的“数据驱动,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新路子,借助大数据精准施策,灵活运用优质教学资源。布置作业以学生为本,设计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单科与跨学科相结合的作业,科学设计书面作业、诵读、手工制作、体育锻炼、社会与劳动实践等充分体现“五育并举的作业,开展蚌山区“作业设计”论文评选活动,引导教师聚焦有效作业研究,提升作业品质,增强作业效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3.形成5+2课后服务体系。20219月以来,蚌山区实行“5+2”(每周5个工作日、每天至少2小时)、“业辅导+素质活动”相结合的课后服务,实现了中小学全覆盖、学生自愿参与全覆盖积极推进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的创新,不断丰富学生课后服务大餐的“菜单”,提出了“三段”课后服务要求,第一个层次完成作业辅导与答疑、主题阅读等,学科教师为学生作业答疑解惑,加强对作业与练习的及时反馈、订正、面批第二个层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类、艺休类、益智类为主的特色课程、社团活动等,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第三个层次对有需求的学生实行延时托管服务。区财政建立中小学课后服务专门账户出台课后服务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课后服务收取标准。指导学校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度,支持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申请选择调休,保障教师必要的休息时间。截至目前,全区学生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8.33%,在课后服务课程开发制定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教师参与率达到92.6%,另有包括蚌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遴选的第三方非学科类机构参与其中,校外教师参与率达到3.2%。使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开心成长

   (三)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见成效

1.规范开展营转非培训机构治理一是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宣传压减政策个别约谈等措施,不断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由“双减”52所压减5所,并按期完成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工作严格按照政府指导价收费一次性收费不要超过3个月60课时要与家长签订服务合同要据实开具发票。三是区教体局与银行签订委托监管协议,实行营转非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和风险金监管将营转非校外培训机构的存量资金和增量预收费资金全部纳入资金监管,打通培训机构消课家长退费的资金通道有效预防预收费资金安全风险在疫情期间未发生一起家长机构和银行之间的退费纠纷四是开展常态督查,加强管理,截至5月20日,累计常态督查173次,出动巡查人员362人次。

2.持续开展隐形变异机构治理。在区双减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区教体局牵头,多部门(街道社区中心)协同联动,综合运用明察暗访、网格员巡察、畅通举报渠道、核查举报线索等方式,持续“一对一”“一对多”、以托管、小饭桌作业辅导为名,藏匿住宅小区的隐形变异培训机构,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查处隐形变异投诉线索34起,查实存在隐形变异行为机构5家,均现场下达了停办通知书,并及时开展“回头看”,防止死灰复燃。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广告治理,重点治理户外广告、流动字幕以及各类张贴等65处违规广告。

3.全面开展回头看暗访督查。为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加强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日常巡查,尤其疫情防控期间停止线下教学情况,将已注销的47所校外培训机构纳入暗访监督范围,建立局机关工作人员包保制度,包保人员一周三次对已注销机构进行暗访督查。对5所营转非机构,由教育科安排专人负责,每两天一次暗访督查,还对复课后师生的信息登记、日常环境消杀等工作加强监督。截至5月20日,累计出动暗访督查563次,累计出动暗访督查人员845人次。

三、存在的问题

(一)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由于缺乏课后服务课程顶层设计,优秀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兴趣活动、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还不够丰富课程开发还不够充足,真正起到促进中小学生德、智、、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作用还不够。

(二)教师工作压力大,专业发展受到影响。课后服务的增加,延长了师生在校时间,老师们的教学研讨、学习培训等时间都被动挤占在午休或放学后,甚至是周末,专业发展受到较大影响,老师们身心疲惫,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

(三)进一步转变观念教育评价理念“双减”提出坚决克服唯分数倾向要求控制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但如何转变教育评价理念,需要掌握评价内容、标准、方式方法,制定科学评价方案,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四)违规校外培训禁不止。尽管我区多措并举开展培训机构治理回头看”,但违规培训、隐形变异培训屡禁不止尤其是以托管为名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监管难度大,加之中心城区地域范围大治理起来有一定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引导学校多渠道拓展校外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场馆、实践基地等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进一步调动教育集团、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优秀专业团体、退休教师资源参与课后服务,开展优质课程项目的资源征集工作等,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加大课程建设研究,形成特色课程,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吸引学生回归校园。

(二)进一步探索教师弹性上下在目前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尝试探索教师学术假休息等弹性工作制,同时落实在评优评选、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参与教师倾斜政策,为教师

(三)积极构建“双减”背景下中小学落实“五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快“双减背景下的中高考制度改革力度加大对名优教师培养力度和激励机制,增强教师荣誉感,增强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指导的能力,对家长开展适宜指导,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责任。

(四)加强双减”重大意义的宣传力度。逐步形成社会共识,不断优化教育生态,全面推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审批与管理,发挥教育公安、市场、卫健、街道(社区中心多部门联合治理力度,形成合力加大处罚力度发挥震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