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重金属污染防控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一、工作总体进展
(一)持续推进重金属污染物治理工作
按照《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重金属污染防控 方案>》我市 “十四五”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减排目标为 0,我市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以重金属污染物总量控制 为核心,大力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排查、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 全市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加强重点重金属总量管控
一是落实全口径清单动态调整, 按照“等量替换”的原则, 对我市新、改、扩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项目核发重金属总量。2022 年增加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1家,已落实“等量替代”要求,目前已经基本建设完成,2023 年底企业试运行。二是严格环境 准入管理,按照《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及省生态环 境厅《关于进一步明确淮河巢湖流域重污染行业项目省级环保预审范围及内容的通知》(皖环发〔2013〕85 号)要求,严格审查涉重金属重点行业项目总量来源,无明确具体总量来源的,不予审批。
(三)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
要求纳入重点排污单位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安装在线 监测设备,目前我市21家已投运重点行业企业,其中3家拆迁或停产,其余18家均已按规定在废水或废气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四)加强重金属污染执法监管
一是建立重点企业超标预警机制,如出现在线数据超标情况,辖区环保部门收到信息后,会组织执法人员及时现场调查超标原因、采样检测等,对于涉及真实超标排污的,环保部门会依 法依规查处超标企业;二是推进 “科技执法”,在运用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采取视频监控、用能监控等物联网手段以及无人机监管,开展非现场检查,提高执法效能;三是建立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将安徽大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等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五是持续加强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和备案工作,督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消除环境风险隐患。
二、工作亮点和存在问题
(一)工作亮点
强化我市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监管排查工作,根据《蚌埠 市 2023 年重金属行业企业全口径清单》我市结合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检查、双随机检查、清洁生产审核,着重对辖区内所有涉重金属行业企业进行规范化检查,及时跟踪掌握整治工作进展。并以此为契机,对照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整改措施,推进涉重行业清洁生产,落实重金属污染物防治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污染防治工作基础薄弱。我市的重金属监测、防治技术研究等基础工作总体较为薄弱,对重点防控企业、区域及污染隐患的危害程度掌握有待提升。
二是监测对象有效性不足。监测点位设置不全面,尤其是涉重企业周边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设置不足,不能全面、有效反映我市的重金属环境质量及污染物分布特征。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完善全口径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并完善涉重 金属工业园区清单,依法将重点行业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有效衔接排污许可制度。
(二)严格环评审批,提高准入门槛。我市将继续严格执行 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格按照项目审批权限履行手续, 切实从源头控制新增污染源。严格涉重金属重点行业项目准入制 度,优化产业布局,落实“等量替代”原则,积极推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管理豁免制度。
(三)加强环境监管,确保达标排放。为加强对涉重金属企业的环境监管,我市将继续加大对涉重金属企业的隐患排查和日常检 查力度。强化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机制,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加强涉镉企业周边耕地监督性监测,尤其加强饮用水源地等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借助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执法监督水平,将 重点行业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范围,严肃查处涉重金属环境污染行为。
(四)加强涉重金属环境应急管理,规范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防范环境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