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00CF018/202401-00025 信息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公民,企业,投资者,三农,其他,DOC
内容分类: 工作进展 发布日期: 2024-01-31 09:09:59
发布机构: 蚌山区 成文日期: 2024-01-31
来源单位: 蚌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 性: 有效
名  称: 2023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
文  号: 词: 乡村振兴战略

2023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1-31 09:09信息来源:蚌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振兴局) 浏览量:


2023年,蚌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工作目标任务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蚌山区紧紧围绕《中共蚌埠市委 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中共蚌山区委员会 蚌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落实举措,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区承担的44“三农”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

蚌山区委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要求,不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及时调整了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持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统筹、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指挥体系。2023年以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党政联席会议等先后次听取乡村振兴相关议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23年中央及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省委韩俊书记在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的讲话和市委市政府《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实施意见》等重要讲话、文件和会议精神,制定出台《关于建立蚌山区区级党政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的通知》《蚌山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等,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有序实施。

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坚持当好“一线总指挥”,对乡村振兴重大任务和重点工作亲自研究、部署和调度。314日,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了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今年以来多次深入燕山乡及定庵、王巷、孙家圩子、南庙等村,调研指导督查基层党组织建设、社会治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在一线解决困难问题,并结合调研了解掌握情况,立足蚌山区位优势和资源基础,提出“一产突破、二产壮大、三产重振”发展思路,推动全区“农文旅”融合发展。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燕山乡配套基础设施综合提升、龙子湖周边生态环境治理等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实行定期调度。区委、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聚焦区委区政府明确的重点工作,定期以会议、督查、现场办公等形式进行调度,层层传导压力,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落细。同时,建立区级党政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13个行政村由13位区领导定点联系,督导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进展情况,确保措施精准、政策落实、成效显著。

(二)以产业振兴促进农业稳产增效

一是保障粮食安全。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决杜绝割青毁粮、开工毁苗等违法行为。全区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7万亩,总产量达到2.01万吨以上油料播种面积0.1万亩以上

二是守好百姓“菜篮子”。做好非洲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未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高标准推进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常年确保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0.01万头;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2023新增设施蔬菜播种面积50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约8000亩。

三是推进乡村信息产业发展。加快“数字皖农”建设,推进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新增数字农业应用场景1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联创新增皖美产品品牌1个。

四是壮大培育特色产业。聚焦奶业主导产业发展,和平乳业获得第六届蚌埠市人民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和平乳业申报安徽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并成功入选,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和平乳业二期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洪亚食品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水电等基础设施已完成安装;安徽宜沣食品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

五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借力“五一”期间《长月烬明》和啤酒节带来的文旅美食季活动热潮,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显著;通过充分整合资金,成立孙家圩子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完成38项文创产品的制作,积极发展研学、文旅产业,有效带动村集体、农户双增收。

六是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通过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流转,加大对春虎家庭农场、翠沁园家庭农场等蔬菜规模种植户的帮扶力度,引导小农户转型升级或入股农业合作社,新增家庭农场1个。

(三)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和谐发展

一是不断健全完善干部队伍。加强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完成燕山乡党政正职的调整配备;选派区民政局副局长到燕山乡挂职副乡长2年;针对2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在发展党员名额分配时确定8个名额给村里使用;调整村书记2名,补选村“两委”成员6名;对洼张村、仲集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开展整顿,制定“四个一”帮扶举措;抓好基层干部集中培训,2023年累计培训乡村干部96人次;组织观摩学习2次,参与观摩120余人,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

二是强化选派干部、选调生日常管理。严格落实选派干部“六项行动”有关要求,今年以来各级选派单位到村调研达37人次,捐赠资金物资合计7.46万元,引入资金13万元共同建设梨朱村农村通信合作社项目。约谈选调生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5人次,严格落实选调生日常在村管理,完善请销假制度,督促指导选调生撰写村情和国情调研报告。

三是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深化“一组一会”建设,推进城乡社区民主协商机制,今年以来通过协商先后解决各类矛盾30余件,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燕山乡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整中心(信访超市);扎实推进党员“活力工程”,218名无职党员主动认领岗位,促进乡村治理;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全面推进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下拨4万元试点经费,田荣村、铅山村、定庵村、机场新村作为村务公开标准化建设试点村,硬件设施已建成,村务公开资料按照分类要求逐步进行归档;加强对村两委干部法律知识培训,提升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方面的能力做到按章办事,使村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孙家圩子村、梨朱村开展“一村一块田”改革试点;对部分村闲置或者低效使用的校舍、厂房、山林地等集体资产,通过依法改造、发包租赁、入股联营等方式重新盘活;发挥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在孙家圩子村成立文创公司,首批文创产品已在游客接待中心展出;在燕山村成立物业管理公司,年集体经济创收25万元;在机场新村成立赤松茸种植合作社,已流转整修出10亩土地,已启动打井、铺设地灌、通电基础设施,并开始种植。

(四)以文化振兴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一是持续强化舆论引导工作。组织开展“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征集评选”和“移风易俗优秀案例评选”,孙家圩子村《红色村“三馆”促文明乡风守正创新》在中国文明网“文明村镇创建巡礼——移风易俗主题宣传”专栏和安徽省文明网刊发。

二是广泛开展文化文艺工作。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围绕淮河琴书、卫调花鼓戏等题材,新创一批优秀作品、复排一批优秀剧目参与国家、省、市级展演活动;按照市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温馨蚌埠欢乐珠城”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已送戏下乡39场,其中“四季村晚”8场。

三是文明村镇建设有序推进。13行政村严格按照《蚌山区文明村镇测评标准》开展创建,对照思想引领、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机制健全731项细则要求认真落实,文明村镇创建水平得到巩固提升。孙家圩子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燕山乡、孙家圩子村、仲集村、岗北村、梨朱村、铅山村、田荣村、王巷村、定庵村9家单位被评为蚌山区文明村镇称号。

四是积极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孙家圩子村、梨朱村获批“市级精品主题村”蓝莓庄园获批“市级精品民宿”“市级后备箱基地”;燕山乡文旅“微改造、微提升”创建点位已完成24个;孙家圩子村申报“安徽省级精品主题村”、蓝莓庄园申报“安徽省级后备箱基地”。

(五)以人才振兴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是积极培养乡村振兴专业技术人才。今年以来,积极为乡村振兴建设引进和培育专业技术人才,相关工作落实效率全市领先。组织申报首批安徽省乡村振兴职称人才,共新增乡村振兴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才13人(含水产、农林、农经、农艺等9个领域),超额完成市级目标考核任务;组织国家级专家进蚌山服务指导,借助“宁波专家蚌埠行”活动,对接2名农旅专家(1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1名高校教授)赴燕山乡指导乡村振兴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级乡村振兴人才荣誉,推荐上报的燕山乡蓝莓庄园经理金辉成功获评“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荣誉称号;成功推荐1名农村户籍工艺品雕刻师获评乡村工匠名师荣誉称号。

二是大力推进高素质乡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为1998名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主动为乡村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服务,先后为燕山乡晨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幸福工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709人认定电气设备安装工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电工中高级、钳工中高级等10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组队参加蚌埠市2023年度农民工技能竞赛暨安徽省第四届农民工技能竞赛选拔赛,共推荐3人参加焊工、砌墙工、电工3个项目,其中盛冷超获得电工第二名;大力营造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育氛围,培育高素质农民10人。

(六)以生态振兴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是加强农村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有序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水平,投资74万元建设姜桥大沟水环境生态保护治理工程,目前招标工作已完成,即将进场建设施工;实施定庵村生活污水治理,污水治理户数331户,治理率99%,已完成建设并验收合格;按照“一水一策”要求,对孙家圩子村纪念馆西50米水塘制定黑臭水体专项整治方案,已完成整治。

二是防止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落实生态保护红线,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加强建设项目的审批和辖区企业的监管,进行定期排查,从源头防治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污染;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以上,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2%以上;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率分别达83%8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

三是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燕山乡南庙村、机场新村、岗北村、仲集村、洼张村、定庵村6个村庄规划编制,已通过专家评审;利用城南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非标专项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已开工建设;继续实行首厕过关制,全面推广“凹槽式+市政污水井盖”的化粪池外观设计方案,已完成50户农村户厕改造的年度任务;以点带面,通过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已建孙家圩子、田荣、仲集、定庵4个省级美丽乡村。

(七)以更高水平服务保障乡村全面振兴

一是“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投资969万元实施2023年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涉及岗北村18条道路、机场新村17条道路全面提升改造,工程全长8.965公里已完工;投入资金约17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安保工程,对庙前路、庙前一路等10条道路1.561公里、29处隐患点位,增设安保设施已完工;投入资金55.5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工程,项目总长5.76公里已完工;投资29.7万元,实施2023年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工程,对X023蚌西路0.635公里、C066庙前路1.048公里病害路段进行维修已完工。

二是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有力。燕山、雪华2所乡卫生院发热诊室基本设施及防疫物资配备完成并规范运行;2023年新增燕山乡陶店、徐桥、姜桥、南庙、金圩村和雪华乡烟墩村6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已完成。

三是农村教育质量提升显著。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先后制发相关配套文件,全区所有农村适龄人口全部接受义务教育;全区儿童三年毛入园率99.92%支出农村在校学生资助1.37万元;52名中小学农村教师参加了师德方面的网上全员培训,6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心理健康培训,推荐燕山乡中心小学优秀老师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数字化背景下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骨干教师培训;燕山乡已建成有阵地、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的未成年人保护站,满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

四是科技创新推动有力。蚌山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平台已达4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6%

三、工作亮点和特色

凝聚多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凝聚多方力量,不断夯实农村基层战斗堡垒,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发挥各级干部主体责任通过区领导包村、乡领导包村联户、村“两委”包组联户制度,定期上门了解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发挥辖区企业资源优势坚持党建引领村企共建,努力将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发展优势,推动非公企业在乡村组织、产业、人才等方面发挥作用,携手推动乡村振兴。开展“党建引领一帮一,村企联动防返贫”结对帮扶项目,吸纳22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一对一”帮扶燕山32家整户无劳动能力的监测户,现场举行联盟授牌仪式,进行爱心捐赠。三是发挥群团组织协作力量聚焦“志愿服务、关爱帮扶、扶残助困、创业就业”等乡村振兴重点环节,坚持党建引领、群团助力,大力整合工青妇政策、资金、人才、平台等资源优势,广泛组织开展“微心愿”“金秋助学”“暖心慰问”等系列惠民助民活动,惠及监测户及其他困难群众60多人。积极引导燕山乡户籍在校大学生寒暑假期间返乡兼任群团干部,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返乡就业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产业发展不够好。农业产业小而散、小而弱,缺乏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拳头企业和产品,规模化、品牌化、链条化水平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开阔、经营方式不灵活、资产收益不明显。

(二)基础设施不够优。部分村庄道路硬化、绿化标准偏低,医疗、教育、养老设施还存在历史欠账;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规划不足,部分设施老化,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三)人才支撑不够足。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匮乏,加之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普遍存在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村建设缺人力的现象。

五、2024年工作计划

(一)保障粮食安全。继续抓好粮食生产,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开展秋粮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加强撂荒地治理,紧盯复耕复种任务,千方百计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同时,在保障粮食安全和的前提下,完善设施农业发展用地政策,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将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种业、设施农业项目建设。

(二)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一产突破、二产壮大、三产重振”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定庵村省级美丽乡村,按期完成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纪念馆改造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引导企业和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步伐。

(三)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种业创新为抓手,以种业振兴促进产业振兴,通过设施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优。设施蔬菜方面,以设施大棚建设和水肥一体化改造为重点,在燕山乡策划一个千亩以上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同时跟进配套设施建设。支持肉牛养殖,发展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通过老鸭湖项目示范带动周边村坡改造现有鱼塘养殖。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群众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形成以农民投入为主、政策项目支持为补贴、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持续抓好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全面落实增收工作责任、政策及措施,抓好收入采集、统计、核实关,扎实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收入数据分析,找出问题短板,找准校正工作方向。紧盯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薄弱环节克难攻坚,补足各块短板弱项,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

)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村庄、河塘沟渠、房前屋后,乡村道路沿线等区域全面清理,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利用好“一约四会”、红白事服务中心等作用,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传承优秀家风村风民风,倡导婚事简办、厚养薄葬、孝老爱亲等优良风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