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031160/202304-00101 信息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公民,其他,其他,其他
内容分类: 四好农村路 发布日期: 2023-04-17 10:15
发布机构: 蚌山区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局(蚌山区人民防空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3-04-17
来源单位: 蚌山区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局(蚌山区人民防空办公室) 性: 有效
名  称: 农村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养护管理制度、养护巡查制度
文  号: 词: 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养护管理制度、养护巡查制度

发布日期:2023-04-17 10:15信息来源:蚌山区住房城乡建设交通局(蚌山区人民防空办公室) 浏览量:

农村公路养护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农村公路养护生产经营活动点多、面广、线长、任务十分繁重、搞好安全生产,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避免工伤事故,减少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极为重要,为保障公路养护作业的安全,结合本局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公路养护安全作业的基本原则

1、安全生产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公路上进行养护、维修时,应当按照规定设置规范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

3、工作车辆应有由驾驶证的人员驾驶,严禁酒后开车作业,严禁车辆在危险处停留。

第二条、公路养护安全作业应注意的事项

1、凡在公路上进行养护维修作业的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的桔红色工作服或带有反光标志的桔红色背心。在检查中若发现上路作业人员无穿着安全标志服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每人每次罚款20元。

2、在山体滑坡、塌方、山体经常掉石、泥石流等路段养护维修作业时,应设专人观察险情。

3、作业人员操作特种养护机械。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4、在公路养护维修作业时,养护作业人员应注意作业场地的环境卫生,不要乱丢乱放杂物、垃圾,尽最大努力减少环境污染。

5、严禁在作业时乱丢火种;不准穿高跟鞋、拖鞋和赤脚上路作业。

6、在雨季养护维修作业时,作业现场应及时排除积水;在山坡下养护维修作业时,应注意观察山体的变化情况,保护自身安全。

7、当养护维修作业区处于视距不良的路段时,应在维修作业区前后明显位置设置施工标志。当对整个路面进行养护维修作业,应修筑临时交通便道,以保证车辆通行。

第三条、清扫、绿化养护作业应注意事项

1、严禁在能见度差(如夜晚、大雾天)的条件下进行作业。

2、凡需占道进行绿化作业的,必须按作业控制区布置要求设置有关标志。如遇大风、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必须停止清扫、绿化养护作业。

第四条、公路巡查应注意的事项

1、养护人员每天要坚持上路巡查,巡查的次数每天不少于二次。公路巡查必须做到定时、定向、线路进行检查时,必须做好检查记录。

2、全面检查公路路面及沿线公路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按职责范围及时处理,防止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应急预案

证农村公路在发生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能高效有序地开展救灾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提高农村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长:杨东

     副组长:林庆才

     员:王成志、时淮光、段顶红、韩福续、刘俊、刘辉、陈芳。

    农村公路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村公路管理站,林庆才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工作原则

    农村公路应急处置工作要坚持“未雨绸缪、积极应变、有条不紊、效率优先”的思想,遵循“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在突发性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造成农村公路严重损毁和阻断,以及辖区内公路交通受到严重影响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展开救灾工作,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的整体抗灾能力和应急抢修能力。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应急行动与报告要同时进行,逐级报告,就近抢修。同进,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采取区域自救和社会处置相结合的形式,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三、应急处置范围

    农村公路因洪水、泥石流、雪灾、滑坡、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严重的公路病害、各种桥梁、涵洞、隧道及公路设施损坏等突发事件导致严重影响通行或交通中断的,均属应急预案处置范围。

   四、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启动应急预案:由于水毁、滑坡、雪灾、翻桨、地震、突发性事件等造成交通主干线瘫痪性损毁;主干道受到严重自然灾害威胁,交通受到严重影响;公路灾害或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后果有可能继续扩大;灾害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其它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认为有要启动的。

    五、应急处置要求

    1、公路灾害发生后,农路办接到通知要在30分钟内集合奔赴现场,并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2、尽快将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和联系电话、公路损害情况的初步估计,初步采取的措施,是否需要其它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等有关事宜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3、领导小组接到公路灾害报告后,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应急措施,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并按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和救灾器材器材准备,尽快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同时报告区政府和主管部门。

    4、农路办必须及时报告有关抢险救灾工作情况并及时上报有关报表。

    5、公路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毕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修复因灾害损毁的公路设施、恢复农村公路正常通行。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公路灾害应急处理工作情况,要求数据真实准确。

    6、要加强农村公路灾害的预防,根据季节做好翻浆预防,汛前检查、冬季养护等工作,对四、五类桥梁、重点人工构造物和可能危及公路安全交通的路段,重点防范。

    7、要建立健全工程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危险部位警示标志醒目,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养护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各项任务,提高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特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一、农村公路养护的基本要求

1、经常保持农村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

2、吸收和采用新方法,不断改善生产手段,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3、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逐步提高农村公路及其构造物、附属设施的抗灾害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4、农村公路的养护生产应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二、养护人员工作职责

要求养护人员须按照农村公路养护规范技术要求操作,确保所管养路段路面平整、横坡度适顺、路肩整洁、边坡畅通、构造物、沿线设施完好。要求如下:

1、养护人员必须保持全天上路。

2、应及时清理、清扫路面上的散落物。

3、应随时剪除路肩高草、回填路肩填土。

4、应及时清理排水系统堵塞物,雨季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排水畅通。

5、每天对农村公路进行巡查,对农村公路构造物、如挡墙、桥涵、公路标志、里程碑等观测检查。雨季期间,巡视次数应相应增加。

6、边坡塌方处理:应及时清理少量塌方,如塌方数量较大须及时设置警告标志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组织人员进行抢通。

7、构造物损坏处理:应及时修复少量损坏构造物,出现较大构造物损坏,并影响行车安全的,及时设立警告标志,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

8、每位管理人员应完整做好统计工作,对管养路段出现的路面病害,如露肩、断裂等应随时制止,并及时向乡镇管养单位汇报。

三、安全生产制度

养护人员在作业时确保施工安全,具体如下:

1、上路作业必须穿戴防护用品,穿戴安全标志服、标志帽,不得穿硬底、高跟鞋或赤脚作业。

2、杨路材料要靠一边整齐堆放,做到桥头不堆、弯道内侧不堆、狭路不堆、行车密度大的不堆,尽可能堆在路基外。

3、傍山和在陡坡作业时,要带安全帽,过陡坡要系安全绳索。清除塌方要从顶部向下清理;上方作业,下方不得同时作业或站人,注意来往行人及车辆安全。

4、台风、暴雨、冰冻、雷雨季节应经常巡视公路,遇有道路损毁、中断及毁坏迹象,要设置警告标志,并及时报告上级和有关部门。

5、文明养护,在养护作业中不设障、不阻车,注意避让来往车辆,确保车辆的安全通过和自身安全。成段、成片整修路基、路面时,工地两端要设立“施工路段,车辆慢行”标志。

6、在山岭陡坡地段,如果用手拉送料,要有两人同时操作。上坡前拉后推,下坡前顶后拉慢行。

7、冬季清除水沟、柴草时,严禁野外用火。

8、在清扫路面时,要面对车辆正向行驶方向相对作业。

四、检查制度

1、组织管理人员对所辖农村公路进行检查,随时接受区住建交通局等单位的检查指导。

农村公路养护巡查制度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促进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巡查的规范化、制度化,保障农村公路完好畅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应依据职责,做好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工作。

第三条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巡查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相应的农村公路养护巡查计划;

2、监督、考核路段养护人员的巡查和管养工作,核拨养护资金;

3、组织辖区内日常养护巡查工作,及时将路段养护情况反馈至管养单位,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检查整改结果;

4、对巡查中发现的病害、缺陷及时通报相关责任单位以组织进行整改,并对整改后路段组织检查、验收;

5、对上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通报的问题,按要求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

6、协调解决好日常养护过程中的矛盾。

第四条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包括内容:

1、路基:路肩表面是否稳定平整密实不积水,有无病害;排水是否畅通;边坡是否稳定,挡土墙等附属设施是否良好。

2、路面:路面的养护状况。

3、桥涵构造物:桥面的保洁情况及桥梁附属设施的养护状况。

4、安保工程和沿线设施:公路标志牌、反光镜等道路基础设施的管养状况。

5、绿化:公路树木栽植是否满足行车安全的要求,是否侵入公路建筑限界内或遮挡标志等。

6、检查管养单位落实公路部门通报问题的整改情况。

第五条养护管理人员对本辖区内农村公路进行日常巡查,其中县道每两周不少一次,乡、村道每月不少于一次。

第六条 对特殊路段或遇有恶劣天气、重大节日活动等特殊情况应适当加大巡查频率。

第七条 汛期来临前后,应加大巡查力度,重点加强桥涵、排水系统是否淤塞,路基、桥梁防护工程是否存在病害的排查,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辖区内农村公路遭受洪水、暴雨、台风、和低温雨雪等自然灾害毁坏或人为破坏,应立即查明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抓紧组织公路排险、抢修。

第八条 路段养护人员对自己管护的路段进行日常巡查、管护,并填写巡查记录;巡查记录等内业资料应真实完整。

第九条养护作业人员上路必须穿戴标志服,检查作业路段设置安全作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