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4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3-31 17:16 来源: 蚌埠市商务和外事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

《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4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023328

(此件公开发布)


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32024年)

为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锻长补短,促进电子商务提质扩容、高质量发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按照“两年大进步、四年上台阶”的要求,到2024年电子商务在总量规模、主体实力、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皖北地区、淮河流域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和电商强市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强化巩固。

总量规模明显提升。网络零售额总量规模力争在2022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达到200亿元。限上企业网络零售额占比限上企业零售额超15%,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农村电商交易额超30亿元。

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品牌企业,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从事电子商务经营企业主体突破5000家,其中网络零售额百万企业突破1000家,千万企业突破100家,亿元企业突破10家;培育业务规模超10亿元电商产业园2个以上。

质量效益显著增强。电商服务持续优化,电商园区实现县、区全覆盖。企业品牌意识显著提高,电商企业品牌持有量超150个。快递网络布局不断完善,电商人才集聚,电子商务相关从业者超10万人,成为创新创业、灵活就业的重要渠道。

专栏1:蚌埠市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预期)

类型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2

2023年目标

2024年目标

总量规模

1

网络零售额总量

亿元

104

130

200

2

限上网零额占限上企业零售额比重

%

8

10

15

3

跨境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速

%

/

20

20

4

农村电商交易额总量

亿元

10.4

18

30

主体实力

5

全市电商经营主体

2865

3800

5000

6

年网销额突破百万企业

309

600

1000

7

年网销额突破千万企业

45

65

100

8

年网销额突破亿元企业

3

5

10

9

规模超10亿元电商园区

1

1—2

2

质量效益

10

企业品牌持有量

87

120

150

11

电商从业者

万人

4

6

10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产业融合工程。

深刻把握“互联网+”发展趋势,大力推广电子商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拳头产品、龙头企业、知名品牌,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积极发展“乡村振兴+电子商务”。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战略机遇,加快10个长三角高品质农产品基地和2个特色产业建设,依托农村合作社、“村级供销社”等,加强县域寄递公共配送中心、电商仓储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高品质农产品、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数商兴农”,深度挖掘怀远石榴、白莲坡贡米、五河螃蟹、固镇花生等优质农产品资源,积极打造“怀远·五彩产业”“五河·五水珍鲜”“固镇·皖美固香”农产品网络品牌体系。到2024年,引导10家以上骨干电子商务企业、快递物流企业向农村延伸,建立完善农副产品进城、工业产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县域农产品上行比例达到20%。三县网络零售额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外事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高新区管委会、市经开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专栏2:农村电商网络品牌体系打造重点

“怀远·五彩产业

怀远糯米、白莲坡贡米、怀远石榴、石榴酒、石榴饮料、白根柱炒货、司鲜生卤味制品、党旗领航产品

“五河·五水珍鲜

沱湖螃蟹、天井湖金眼银鱼、沱湖千头鱼、浍河毛刀鱼、五河小龙虾、沟东酥梨、芡实、五河小豆饼、小溪小白沙花生、陈台辣椒、沱湖红心鸭蛋

“固镇·皖美固香

仲兴羊肉、任桥牛肉、王庄花生、湖沟烧饼、红薯粉丝、石湖西瓜、书法之乡

推进发展“制造+电子商务”。挖掘我市制造业基础优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数字创意等六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利用大数据发展B2B电子商务应用,广泛开展线上推广、线上展销、网络定制、产销对接等。聚焦消费升级,鼓励优势企业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利用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抖音等互联网平台,销售终端类、消费类产品,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主流平台电子商务业务给予开店支持。聚焦制造业共性需求,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搭建企业、行业、产业线上平台,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到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75%(责任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外事局、市数据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局)

专栏3“制造+电子商务”重点领域

新一代

信息技术

依托国显科技、帝晶光电等重点企业,培育发展显示器件、智能手机、车载导航、智能白板、智能电视、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超高清设备等数字消费设备产品。

新材料

硅基新材料:依托徽玻玻璃、天柱新能源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现有玻璃制品、光伏用品等。生物基新材料:依托丰原集团、华芳纺织、特步鞋服等,大力引进和发展泡塑料、吹膜注塑、拉丝纺纱、面料服装等下游应用产品。

装备制造

聚焦医疗、健康、家居、娱乐等领域,依托中科大禹、大汉机器人等重点企业,积极引进一批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供应商,发展空气净化设备、医用电子仪器、智能家居电器等终端产品。

生命健康

以功能性、保健类等名优特品为升级方向,依托丰原药业等重点企业,支持发展保健茶、功能性食品、保健饮品、膳食补充剂、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食品添加剂及其他养生保健用品。

绿色食品

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食品饮料等为重点,依托安徽皖酒、宏业肉类、现代牧业、和平乳业、大成食品、中粮油脂、丰牧牛羊肉、卫食园等龙头企业,扩大酒制品、粮油制品、乳制品、冷冻制品、腌熏制品等规模,发展名优特产品。

数字创意

大力发展应用云展览、直播带货等内容展示新模式,扩大包装印刷、玉器加工、仿古青铜器、微雕等规模。

全面推进“商贸服务+电子商务”。大力推广电子商务与实体商业、生活服务业、文化体育旅游业等双向融合,引导商贸文体旅企业依托实体店铺资源,通过自建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实现线下线上互补、融合发展。鼓励银泰、万达、吾悦等以体验式商贸为方向,调整服务业态、空间布局和环境设计,发展线上线下紧密互动的互联网商贸综合体。支持东海大道、淮河路等商圈及特色商业街,建设线上智慧街区,布局网红打卡地、直播基地等,打造多元消费场景。积极发展社区电商、垂直电商等供应链新模式,鼓励电商平台企业与文化文物单位、旅游景区、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合作。到2024年,建设智慧街区、景区、度假区10个以上,打造23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文旅电商平台,促进文旅消费方式现代化。(责任单位:市商务外事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二)实施主体培育工程。

按照“做优存量、引进增量、做大总量”的原则,坚持大中小兼顾,推进多层次电商主体培育,着力打造具有蚌埠特色的电子商务“大象军团”和“蚂蚁雄兵”。

实施“扶优助强”行动。加大实物网络零售企业培育力度,建立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培育目标库,遴选扶持全市20家有基础、有潜力的重点企业推进电商实体化,延展轻工业产业链条,着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有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大力引导和支持中小微企业依托主流电商平台、社交直播平台等发展电商,提高线上销售占比,不断壮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限”,鼓励网络销售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升级为限额以上企业,进一步提升限上企业网络零售额占限上企业零售额比重。到2024年,网络销售亿元电子商务企业达10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外事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

开展“招大引强”行动。聚焦六大新兴产业和四大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引进面向消费、产品终端的产业项目。紧盯上海、杭州、深圳、广州、宁波等电子商务发达地区,依托存量优势企业供应链情况,开展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和项目落地。用好总部经济政策,鼓励抖音、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市建设区域营运中心、云仓物流等。围绕电子商务及相关产业发展,原则上每年蚌山区、淮上区、市高新区和三县引进以网络零售、网络批发、现代物流、同城购物等业务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不少于10家,其他区不少于5家。(责任单位: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外事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数据资源局)

开展“强筋健骨”行动。鼓励各县、区研究制定扶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新业态的支持政策,每个县、区建设12个电商直播基地、孵化35个网红品牌,推动本地电子商务新业态快速发展。引导实力电商企业,立足产业链式发展,加大智能建设投入,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电商企业发展优质MCN机构(互联网视频领域内容创作、服务和管理机构)及内容制造、视频技术、直播场景等直播电商相关配套服务业务。创建23个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直播电商产业园区,每年培训200名带货达人,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快速发展。(责任单位:市商务外事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专栏4:电商企业主体“个十百千”培育计划

持续完善发展支持政策,设立电商培育资金,做大存量,扩容市场,着力巩固壮大电商发展根基。

“个”——引进一批网络零售额超10亿元的电商项目,力争超10亿元电商集聚园区突破2家。

“十”——全力支持电商行业提质扩容增速,亿元以上电商企业突破10家。

“百”——培育网络零售额突破千万的中型电商企业,千万以上电商企业突破100家。

“千”——打造一批网络零售额超百万元中小企业,百万以上电商企业超1000家。

(三)实施平台建设工程。

按照“以点带面、整体提升、重点支撑、示范引领”的原则,加快构建“一个中心、四个特色、多点联动”平台布局,形成错位发展、相互支撑的电商产业发展平台支撑体系。

加快园区承载平台建设。加快建立承载平台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构建“一个中心、四个特色、多点联动”平台布局。在中心城区,联片推进蚌山区、市高新区做优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高新电商产业园,布局电商仓储物流园、电商加工产业园,建设要素齐全、服务完备、业态丰富的综合性电子商务产业中心集聚区。支持禹会区、蚌山区发展楼宇电商经济集聚地;支持淮上区发展小商品特色电商产业集聚区,并整合快递物流优势资源形成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示范区;鼓励龙子湖区谋划打造硅基产业电商集聚区,市经开区万创物流中心谋划打造电商云仓集聚区。在县域,强化农村电商示范县平台建设,发挥怀远恩远电商物流园、五河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固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打造农商文旅融合电商特色小镇,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电商产业示范集聚区和品牌化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基地。巩固怀远县、固镇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成果,重点推进五河县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到2024年,力争培育1家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4家省级电商示范基地,每个县、区谋划12个电商加工园区,实现县、区电商园区(基地)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商务外事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专栏5“一个中心、四个特色、多点联动”电商集聚区

一个中心电商集聚区:立足城南,支持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高新电商产业园联合布局电商仓储物流园区、电商加工产业园区,实现“前店后仓+快速配送+产业承接”电商产业链集聚中心。

四个特色电商集聚区:鼓励蚌山区、禹会区发展楼宇特色电商经济集聚区;淮上区发展小商品特色电商产业集聚区,并整合快递物流优势资源形成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示范区;筹备龙子湖区硅基产业电商集聚区;筹备市经开区万创电商云仓物流中心。

多点联动电商产业集聚地:加快建设怀远县电商产业园、恩远电商物流园、沱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固镇电商产业园,沱湖水产、新马桥梨园、兰桥百里石榴画廊、禾泉农庄等农商文旅融合电商示范小镇,白莲坡、王庄、沱湖、涂山、兰桥等品牌化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基地。

提升开放发展平台水平。发挥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筹)等平台作用,用好用足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等政策,依托蚌埠保税物流中心(B型)、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怀远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引导传统外贸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内贸流通企业、内贸电商企业拓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培育一批“线上+线下”型、“生产+销售”型、“内贸+出海”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落实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退货监管措施,开展跨境电商“1210”(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9610”(跨境贸易电子商务)、“97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810”(跨境电商B2B出口海外仓)业务。探索推行“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等新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在重点市场布局一批配套功能完善的海外仓,发展以海外仓为支撑的B2B2C备货模式。(责任单位:市商务外事局、市税务局、蚌埠海关)

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促进区域优势行业跨界融合融通,谋划推进安财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专业服务园区建设,培育一批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供应链、B2B电商等领域的生产性服务平台和家政服务、医养健康、在线餐饮等领域的生活性服务平台。支持蚌山区、龙子湖区集聚有影响力的优质MCN机构及内容制造、视频技术、直播场景等直播电商配套服务企业。鼓励电商基地建设电子商务造梦空间和众创空间,为创业群体提供专业化、全方位孵化服务和低成本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到2024年,各县、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推动本地电子商务新业态快速发展。(责任单位:市数据资源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外事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投公司)

(四)实施品牌品质工程。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发展战略,建立“蚌埠有品”电商产品库,提升我市电子商务品牌品质“双品”工作水平。

强化品牌培育。培育“名特优”“老字号”“非遗”等产品品牌,县级打造电子商务公共品牌,推动形成公用品牌引领、企业品牌支撑的品牌互助新生态。抢抓甬蚌合作机遇,加大创意设计龙头企业引育,充分发掘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优势产业产品品牌,积极推动绿色食品、玻璃制品、家居家电、时尚服饰等行业企业研发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符号相融合的创意品牌产品。培育“小而美”产品品牌,支持重点企业整合区域产品,在主流电商平台设立官方旗舰店、地方特产馆。(责任单位:市商务外事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专栏6:文旅体类电商商品品牌培育计划

鼓励和支持全市文化文物单位、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体育企业等开发主体,采取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品牌授权等不同模式,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电商平台企业、创意设计机构、制造类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旅游商品开发经营。举办文旅体领域“埠得埠购”电商商品大赛,重点围绕双墩、禹会村、垓下考古遗址公园及其出土文物,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休闲度假等主题,以及文体旅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一批伴手礼、文创产品、乡村创意产品、农副土特产品、手工艺品、特色非遗产品、工业旅游纪念品等电商商品。

提升产业品质。构建以绿色农产品品质为核心的指标体系,支持优质农产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和推广,利用地理、环境等天然优势,锻造怀远石榴、五河螃蟹、王庄花生、白莲坡贡米、沙沟西瓜、石湖西瓜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通过初心溯源、短视频、社交直播等方式,定期组织产销对接,支撑优质产品品牌化发展新生态。到2024年,三县分别建立12个龙头农产品品牌,打造电子商务全国知名品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和外事局)

加大宣传推广。邀请蚌埠本土明星、新生代流量明星等,强化抖音、快手等社交直播平台合作,为我市优势农产品、“老字号”、“非遗代表性项目”、蚌埠小龙虾、烧饼夹里脊、玻璃制品等代言打CALL、直播带货。鼓励各县、区组织开展直播大赛、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促销活动,组织本地融媒体平台,利用网络平台大力宣传推广蚌埠品牌和产品,多措并举培育打造蚌埠独有的潮品、爆品。到2024年,全市培育省级知名电商品牌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外事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


专栏7: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老字号、非遗产业产品

国家地理标志

农产品

怀远石榴、五河螃蟹、王庄花生、白莲坡贡米、沙沟西瓜、石湖西瓜

老字号

皖酒、蒂王酒、雪园小吃、老淮滨小吃、同源茂餐饮、白根柱炒货、白老五食品、公泰调味品、团结日用品、和平乳业、华源虎头鞋、金香丝、五岔烧全鸡、蚌埠珍珠

非遗代表性

项目

葫芦工艺雕刻、蚌埠市玉器加工技艺、雪园小吃、生炸圆子、董湖粉丝、湖沟烧饼、缸贴烧饼、白玉微雕、草编、立体铁画盆景技艺、虎头鞋

(五)实施体系建设工程。

围绕物流、人才、5G网络、金融服务等领域,优化电商高质量发展要素支撑配置,构建与皖北地区和淮河流域电子商务中心城市相匹配的保障体系。

强化物流协同发展。立足皖北地区和淮河流域区位优势,加快推进高铁、高速、港口、机场等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覆盖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全流程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集聚公、铁、水路多式联运体系及仓储、保税物流、国际物流等多种要素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巩固皖北快递分拨中心等基础,鼓励建设电商仓储为一体物流园,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寄送体系,畅通县域物流双向流通。谋划建设基于5G的智能物流快递园区,通过智慧云仓建设等方式推动电商物流数据互联互通,降低物流综合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电商企业驻蚌发展。到2024年,在城区建设电商物流云仓、每县分别建设12个快递物流共配集中园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外事局、市供销社)

强化电商人才培养。依托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学院等高校资源,与沪苏浙电商先行先进地区和头部企业,开展人才共培共育活动,培养电商高端人才,给予人才创业金融等服务。用好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蚌埠职教等资源,联合MCN专业机构,探索实训式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电商实习实训基地,大力培育数据挖掘、视频美工、跨境及融资服务等方面定制化人才,不断优化本地创业型、实用性人才结构。将符合政策规定的电商紧缺人才纳入蚌埠市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范围。计划每年培训创业人员、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基层干部等2000人次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外事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强化基础建设支撑。加强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信网络配建空间全覆盖各县、区电商园区,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同步提升电商数据信息的保护和网络攻击的防范能力,筑牢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防线,到2024年,开通5G基站7000座以上。面向直播主播、网络达人、电商人才等主体,建设一批电商人才公寓,完善电商发展生活服务配套。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大力营造电商财税合规化的新环境。引导商业银行加快推出适合电商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提高重点电商企业信贷审批和发放效率。(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外事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银保监会蚌埠监管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加强对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组织领导,建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外事局,由市商务外事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定期研究电商发展方向,协调推进电商发展各项工作。县、区参照建立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推进机制。将电商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按月进行工作调度,切实发挥领导小组综合协调作用,全面推进我市电商产业汇聚要素、健康有序发展。

(二)强化政策落实,加大扶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和资金支持,稳定财政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扩大支持电子商务发展资金规模,完善配套支撑体系、营造发展环境等工作。鼓励中小企业应用互联网创业创新提供集群注册、办公场地、基础通信、运营指导、人才培训、渠道推广、信贷融资等软硬件一体化支撑服务。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甬蚌合作战略机遇,突出自贸区、综保区(筹)、市场采购贸易的助力放大效应,助力蚌埠电商做大做强。

(三)健全服务机制,营造良好环境。深化电子商务领域改革,大力弘扬新徽商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社会氛围,涵养电商产业良好生态。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培育树立一批发展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全市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平台,鼓励主流平台、市级媒体加大电子商务经济宣传,支持网商协会、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组织发展,持续举办电商短视频与直播大赛等行业性公共活动,为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释放更多动力活力。

附件:1.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目标分解表

2.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清单

3.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企业清单

4.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园区(基地)

平台清单

5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训和促销活动清单


附件1

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目标分解表

序号

指标

年度目标

全市

怀远县

五河县

固镇县

龙子湖区

蚌山区

禹会区

淮上区

市高新区

市经开区

1

网络零售额总量

(亿元)

2023年

131

5

5

5

9

66

11

14

10

6

2024年

200

13

13

13

17

75

19

23

18

9

2

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速

%)

2023年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24年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3

农村电商交易额总量

(亿元)

2023年

18

6

6

6

/

/

/

/

/

/

2024年

30

10

10

10

/

/

/

/

/

/

4

全市电商经营主体

(个)

2023年

3800

420

400

400

360

1000

360

600

160

100

2024年

5000

550

525

525

450

1300

450

850

230

120

5

年网销额突破百万企业

(个)

2023年

600

45

40

40

50

250

50

85

25

15

2024年

1000

90

85

85

90

350

90

130

50

30

6

年网销额突破千万企业

(个)

2023年

65

4

3

3

8

20

8

10

6

3

2024年

100

8

7

7

10

30

10

15

8

5

7

年网销额突破亿元企业

(个)

2023年

5

/

/

/

/

3

1

1

/

/

2024年

10

1

1

1

1

3

1

1

1

/

8

规模超10亿元电商园区

(个)

2023年

1

/

/

/

/

1

/

/

/

/

2024年

1—2

/

/

/

/

1

/

/

力争1

/

9

企业品牌持有量

(个)

2023年

120

10

10

10

10

40

10

20

6

4

2024年

150

12

12

12

12

50

12

25

10

5

10

电商从业者

(万人)

2023年

6

0.5

0.5

0.5

0.7

1.6

0.7

0.8

0.5

0.2

2024年

10

1

0.9

0.9

1.1

2.6

1.1

1.3

0.7

0.4


附件2

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清单

序号

主要内容

牵头单位

一、主要任务

(一)实施产业融合工程

积极发展“乡村振兴+电子商务

1

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战略机遇,加快10个长三角高品质农产品基地和2个特色产业建设,推动电子商务与高品质农产品、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

2

依托农村合作社、“村级供销社”等,加强县域寄递公共配送中心、电商仓储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

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外事局

3

积极开展“数商兴农”,深度挖掘怀远石榴、白莲坡贡米、五河螃蟹、固镇花生等优质农产品资源,积极打造“怀远·五彩产业”“五河·五水珍鲜”“固镇·皖美固香”农产品网络品牌体系。

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外事局、市市场监管局

4

引导10家以上骨干电子商务企业、快递物流企业向农村延伸,县域农产品上行比例达到20%,三县网络零售额高于全市2个百分点以上。

市商务外事局、

市邮政管理局

推进发展“制造+电子商务

5

支持企业利用大数据发展B2B电子商务应用,广泛开展线上推广、线上展销、网络定制、产销对接等。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6

聚焦消费升级,鼓励优势企业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利用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互联网平台,销售终端类、消费类产品。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7

聚焦制造业共性需求,引导行业龙头企业搭建企业、行业、产业线上平台,发展电子商务服务。到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到75%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全面推进“商贸服务+电子商务

8

引导商贸文体旅企业依托实体店铺资源,通过自建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实现线下线上互补、融合发展。

市商务和外事局、

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9

鼓励银泰、万达、吾悦等以体验式商贸为方向,调整服务业态、空间布局和环境设计,发展线上线下紧密互动的互联网商贸综合体。

市商务和外事局

10

支持东海大道、淮河路等商圈及特色商业街,建设线上智慧街区,布局网红打卡地、直播基地等,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市商务和外事局、

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11

2024年,建设智慧街区、景区、度假区10个以上,打造2—3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文旅电商平台,促进文旅消费方式现代化。

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市商务和外事局

(二)实施主体培育工程

实施“扶优助强”行动

12

建立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培育目标库,遴选扶持全市20家有基础、有潜力的重点企业推进电商实体化。

市商务外事局

13

着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有创新能力的电子商务骨干企业。

市商务外事局

14

持续推进“个转企、小升限”,鼓励网络销售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升级为限额以上企业,进一步提升限上企业网络零售额占限上企业零售额比重。

市商务外事局、

市统计局

15

网络销售亿元电子商务企业达10个。

市商务外事局

开展“招大引强”行动

16

聚焦六大新兴产业和四大产业集群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引进面向消费、产品终端的产业项目。

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数据资源局

17

紧盯上海、杭州、深圳、广州、宁波等电子商务发达地区,依托存量优势企业供应链情况,开展定向招商、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和项目落地。

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

市商务外事局

18

用好总部经济政策,鼓励抖音、京东、阿里巴巴等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我市建设区域营运中心、云仓物流等。

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

19

原则上每年蚌山区、淮上区、市高新区和三县引进以网络零售、网络批发、现代物流、同城购物等业务为主的电子商务企业不少于10家,其他区不少于5家。

市招商和对外合作中心、

市商务外事局

开展“强筋健骨”行动

20

每个县、区建设1—2个电商直播基地、孵化3—5个网红品牌,推动本地电子商务新业态快速发展。

市商务外事局

21

引导实力电商企业,立足产业链式发展,加大智能建设投入,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推进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市商务外事局

22

创建2—3个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直播电商产业园区,每年培训200名带货达人,推动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快速发展。

市商务外事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实施平台建设工程

加快园区承载平台建设

23

联片推进蚌山区、市高新区做优蚌山跨境电商产业园、高新电商产业园,布局电商仓储物流园、电商加工产业园,建设要素齐全、服务完备、业态丰富的综合性电子商务产业中心集聚区。

市商务外事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4

支持禹会区、蚌山区发展楼宇电商经济集聚地;支持淮上区发展小商品特色电商产业集聚区,并整合快递物流优势资源形成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示范区;鼓励龙子湖区谋划打造硅基产业电商集聚区,市经开区万创物流中心谋划打造电商云仓集聚区。

市商务外事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5

强化农村电商示范县平台建设,发挥怀远恩远电商物流园、五河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固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功能,打造农商文旅融合电商特色小镇,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电商产业示范集聚区和品牌化农产品电商供应链基地。

市商务外事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

市农业农村局

26

巩固怀远县、固镇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成果,重点推进五河县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力争培育1家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4家省级电商示范基地,每个县、区谋划1—2个电商加工园区,实现县、区电商园区(基地)全覆盖。

市商务外事局、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提升开放发展平台水平

27

引导传统外贸企业、生产制造企业、内贸流通企业、内贸电商企业拓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培育一批“线上+线下”型、“生产+销售”型、“内贸+出海”型跨境电子商务企业。

市商务外事局

28

落实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退货监管措施,开展跨境电商1210”(保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9710”(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9810”(跨境电商B2B出口海外仓)业务。

市商务外事局

29

探索推行“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等新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在重点市场布局一批配套功能完善的海外仓,发展以海外仓为支撑的B2B2C备货模式。

市商务外事局

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30

谋划推进安财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专业服务园区建设,培育一批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供应链、B2B电商等领域的生产性服务平台和家政服务、医养健康、在线餐饮等领域的生活性服务平台。

市数据资源局、市商务外事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城投公司

31

支持蚌山区、龙子湖区集聚有影响力的优质MCN机构及内容制造、视频技术、直播场景等直播电商配套服务企业。

市商务外事局

32

鼓励电商基地建设电子商务造梦空间和众创空间,为创业群体提供专业化、全方位孵化服务和低成本电子商务公共服务。

市商务外事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33

各县、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推动本地电子商务新业态快速发展。

市商务外事局

(四)实施品牌品质工程

强化品牌培育

34

培育“名特优”“老字号”“非遗”等产品品牌,县级打造电子商务公共品牌。

市商务外事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35

抢抓甬蚌合作机遇,加大创意设计龙头企业引育,积极推动绿色食品、玻璃制品、家居家电、时尚服饰等行业企业研发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符号相融合的创意品牌产品。

市发展和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外事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36

培育“小而美”产品品牌,支持重点企业整合区域产品,在主流电商平台设立官方旗舰店、地方特产馆。

市商务外事局

提升产业品质

37

支持优质农产品开展“两品一标”认证和推广。

市农业农村局、

市市场监管局

38

锻造怀远石榴、五河螃蟹、王庄花生、白莲坡贡米、沙沟西瓜、石湖西瓜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

市农业农村局

39

定期组织产销对接,支撑优质产品品牌化发展新生态。三县分别建立1—2个龙头农产品品牌,打造电子商务全国知名品牌。

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外事局

加大宣传推广

40

邀请蚌埠本土明星、新生代流量明星等,强化抖音、快手等社交直播平台合作,为我市优势农产品、“老字号”、“非遗代表性项目”、蚌埠小龙虾、烧饼夹里脊、玻璃制品等代言打CALL、直播带货。

市委网信办、市委宣传部

41

鼓励各县、区组织开展直播大赛、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促销活动。

市商务外事局

42

组织本地融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推广蚌埠品牌和产品,多措并举培育打造蚌埠独有的潮品、爆品。

市委宣传部

43

全市培育省级知名电商品牌10个以上。

市商务外事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

(五)实施体系建设工程

强化物流协同发展

44

打造覆盖生产、加工、仓储、运输全流程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集聚公、铁、水路多式联运体系及仓储、保税物流、国际物流等多种要素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市发展改革委、

45

巩固皖北快递分拨中心等基础,鼓励建设电商仓储为一体物流园,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寄送体系。

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外事局、市供销社

46

谋划建设基于5G的智能物流快递园区,通过智慧云仓建设等方式推动电商物流数据互联互通,降低物流综合成本。

市发展改革委

47

在城区建设电商物流云仓、每县分别建设1—2个快递物流共配集中园区。

市邮政管理局、

市商务外事局

强化电商人才培养

48

依托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学院等高校资源,与沪苏浙电商先行先进地区和头部企业,开展人才共培共育活动。

市商务外事局、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

49

用好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蚌埠职教等资源,联合MCN专业机构,探索实训式的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电商实习实训基地。

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外事局

50

将符合政策规定的电商紧缺人才纳入蚌埠市人才引进政策支持范围。

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51

每年培训创业人员、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基层干部等2000人次以上。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强化基础建设支撑

52

加强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2024年开通5G基站7000座以上。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53

面向直播主播、网络达人、电商人才等主体,建设一批电商人才公寓,完善电商发展生活服务配套。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54

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大力营造电商财税合规化的新环境。

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55

引导商业银行积极推出适合电商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提高重点电商企业信贷审批和发放效率。

银保监会蚌埠监管分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二、保障措施

56

建立由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与的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

市商务外事局

57

将电商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按月进行工作调度。

市商务外事局

58

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和资金支持,稳定财政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扩大支持电子商务发展资金规模。

市商务外事局、

市财政局

59

组织开展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培育树立一批发展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全市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商务外事局

60

加大电子商务经济宣传,支持网商协会、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组织发展,持续举办电商短视频与直播大赛等行业性公共活动。

市商务外事局


附件3

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企业清单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在区县

主营产品

2022网销额

(万元)

2023目标

(万元)

2024预期目标

(万元)

1

蚌埠宜人禄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蚌山区

母婴

21479

30000

50000

2

蚌埠新北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蚌山区

母婴

16509

25000

40000

3

蚌埠力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蚌山区

母婴

10270

15000

20000

4

蚌埠秀因美贸易有限公司

蚌山区

母婴

8442

10000

15000

5

安徽霏羽纸业有限公司

淮上区

纸品

8241

10000

15000

6

安徽利奇科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淮上区

婚庆用品

6148

8000

10000

7

安徽七彩鹿贸易有限公司

禹会区

母婴

5808

6500

8000

8

蚌埠美如画贸易有限公司

蚌山区

女装

5672

6500

7500

9

安徽思扬商贸有限公司

蚌山区

化妆品

5154

6000

7000

10

安徽玻丽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市高新区

玻璃制品

4913

5500

6000

11

蚌埠尚岛宜家日用品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市经开区

塑料制品

4397

5000

5500

12

蚌埠市橙海商贸有限公司

蚌山区

母婴

4161

4500

5000

13

安徽亲童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怀远县

母婴

4062

4500

5000

14

蚌埠谦诚科技有限公司

蚌山区

数码产品

4061

4500

5000

15

蚌埠市格律诗化妆品有限公司

市高新区

化妆品

4042

4500

5000

16

五河县大康电脑经营部

五河县

数码产品

3961

4500

5000

17

蚌埠喜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蚌山区

母婴

3891

4500

5000

18

蚌埠市芳淘贸易有限公司

龙子湖区

女装

3671

4000

4500

19

蚌埠市戏法空间贸易有限公司

淮上区

婚庆用品

3310

3800

4500

20

安徽臣逸服饰有限公司

禹会区

女装

3301

3600

4000

合计

131492

165900

227000


附件4

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重点建设园区(基地)平台清单

序号

园区名称

所属县区

建设主体

建设内容

1

安徽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

蚌山区

蚌埠必创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蚌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创业园)将通过整合资源、集成服务,以创意文化、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核心业务,为企业提供集产品资源、平台对接、数据化拍摄、仓储物流、人才输送、培训学堂、运营等服务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带动蚌埠市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为蚌埠市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

蚌埠电商产业园(京东云皖北数字基地)

市高新区

安徽高科电子商务产业园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有限公司

蚌埠电子商务产业园在省、市相关政策导向的指导下建设并运营,打造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核心,集商务办公、产品展示、仓储物流、会议中心、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复合型、体验式的综合性电商园区,构建安徽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生态链和电子商务产业链。京东云成立京东云数字经济皖北区域中心,与产业园联合打造以两仓(“数仓”“云仓”)、两园(数字经济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两院(智能制造研究院、新经济人才学院)、一基金(AIoT科技发展基金)四大板块为核心的“京东云数字经济皖北区域中心”,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数字经济迅速发展,布局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打造覆盖皖北、辐射安徽省的创新高地,共同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3

中恒电商基地

淮上区

蚌埠中恒义乌国际商贸城有限公司

打造皖北数字化直播生态,以专业的电商运营能力,帮助蚌埠本土主播成长,帮助商家扩渠道卖货,带动小商品市场触网上行,通过直播并结合电商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电商直播服务。

4

怀远县电商

产业园

怀远县

安徽恩远冷链物流管理有限公司

围绕怀远县实体市场及电子产业发展态势,园区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商贸基础信息资源,规范电子商务数据标准,搭建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提供电子通关、物流、数据交换、外贸协同、商务信息、商务信用等综合服务。

5

恩远冷链仓储物流产业园(在建)

怀远县

安徽恩远冷链物流管理有限公司

园区一期主体钢构已经完工,预计三月底一期总体建设完成,项目总体建设有冷链仓储、冷冻冷藏快递运输冷链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产品销售运营中心,2023年上半年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共同配送,目前已经同步订购自动化设备两台,2023年下半年开工建设1.3万平方米县域商业孵化中心(电商产业集聚)、10万立方冷链、15万立方农产品集配中心,旨在助力怀远县优质农产品打通上行渠道。

6

五河电商产业园

五河县

湖南惠农科技有限公司

以农产品交易为核心,多元化布局农业全产业链服务,通过先进的“互联网+农业”技术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为企业提供入驻办理、运营指导、数据统计采集、项目统筹规划、乡村振兴工作支持等综合性服务,有效带动县域农村产品上行,逐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新引擎。

7

固镇县电子商务产业园

固镇县

安徽天弘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固镇县电商产业园以促进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同时为网商提供配套服务,形成特色电商产业链为目的,将园区打造成为以“网上交易为主,实体经营为辅,配套服务共存”的新型电子商务应用示范园区,从而推动全县网商产业链及特色农产品电商销售产业的快速发展。


附件5

蚌埠市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训和促销活动清单

序号

时间

活动名称

服务对象

相关单位

参与企业/单位

1

一季度

农村电商培训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及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基层干部

市商务外事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2

二季度

虾友令·春天的

第一顿小龙虾

全体在蚌人员(不限户籍)

市商务外事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餐饮行业协会

抖音、重点餐饮企业、MCN机构、蚌埠日报社、蚌埠电视台

3

花鼓灯

文化艺术节

全体在蚌人员(不限户籍)

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商务外事局

艺术团、蚌埠日报社、蚌埠电视台

4

三季度

石榴文化旅游节

全体在蚌人员(不限户籍)

市文化体育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商务外事局、市供销社

特色农产品企业

5

徽动消费·金秋

十月购物季

全体在蚌人员(不限户籍)

市商务外事局、市委宣传部、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供销社、市网商协会

重点商贸企业、特色街区、重点电商企业

6

四季度

年货下乡

惠民生

全体在蚌人员(不限户籍)

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外事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市妇联、市供销社、市网商协会

重点电商企业、限上商贸企业、特色农产品企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