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山区农业“十四五”规划
围绕蚌埠市“363”城市发展规划和我区“一主两翼”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休闲农业。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参与现代休闲农业发展。精心培育和提升以“蓝莓庄园”、“海上明珠”、“安徽水利”等龙头项目为主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基地、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梅花山等旅游资源,努力打造梅花山特色休闲旅游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的增收增效。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4.5%以上。
一是充分体现“三生一增”(生产、生活、生态和农民增收)的有机衔接;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相互促进;产业建设规划与城市建设、交通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统筹协调,实现整体发展。
二是按照集约发展、独具特色的原则。推进花卉苗木产业的集约高效发展,建设独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力争打造全国有知名度、全省最具影响的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和品牌美誉度、知名度较高的草莓、葡萄等农产品采摘基地。
三是按照拓展功能、延伸产业的原则。突出高产高效、特色精品、创意休闲三大特征,农业与加工业、农业与旅游业、农业与农耕文化、农业与科技一体发展,通过产后商品化处理设施建设、物流运输体系建设、创意农业景点建设、休闲观光设施建设等,进一步拓展我区农业在休闲旅游、假日经济、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功能,促进增效增收和产业链延伸。
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一)以绿色发展推动生态蚌山建设。强化绿色发展意识,以城南新区美化绿化、美丽乡村绿化拓展两大板块支撑“十四五”生态蚌山格局。以城南新区为重点,围绕园林城市建设,实施中环线、黄山大道、姜桥路等主干道景观绿道建设。结合梅花山和美丽乡村绿化,沿蚌官路、蚌刘路及周边村庄试点打造春花、夏荫、秋果、冬绿的生态景观带、加快燕山城市公园、陶山植物园以及蓝莓庄园、安徽水利生态园、绿艺、国药、新机场、梨朱等苗木花卉基地和蚌埠(皖北)花卉科技产业园建设,编制实施“三山一廊”项目。打造蚌埠市民宜业宜居宜游的后花园。
(二)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为依托,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生产格局。通过种植结构调整,使农业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农业品质较大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得到加强。生态环境效益获得更佳。以建设“皖北最美乡镇“为目标,着力推进“万千百工程”,沿蚌官路、蚌刘路、黄山大道、中环线等主干道以及仲集村布局万亩油菜种植,在仲集、王巷美丽乡村建设以桃花、桂花为主的花海景观,发展5个百亩以上的果蔬基地,绘制“万亩油菜花,千亩桃花、桂花,5个百亩果蔬基地的美丽画卷。实施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发展计划,西部以王巷村、仲集村为核心,重点发展以高效、生态、循环、科技为主题的设施蔬菜、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等农业产业,东部以徐桥、孙家圩子和梅花山周边为核心,重点发展具有生态功能的苗木花卉、休闲旅游、农业开发、健康养老的现代农业产业。
(三)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施优势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工业和服务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现代休闲农业、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和特色水产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优化经济作物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实施设施蔬菜产业提升行动。2020年,新增设施蔬菜基地面积100亩,建成蔬菜标准园一个。
(四)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落实属地责任,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和“黑名单”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产品食品安全民生工程,完善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强化监管责任,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管控,推行农业良好生产规范,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有关规定。大力实施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治理,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督查频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品牌建设,支持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2020年新增绿色农产品认证1个、无公害换证复查企业1个。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建立互联共享的全程可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农业企业通过招商、兼并、参股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组整合,发展壮大一批乳品、农业科技、休闲类大型农业企业。整合多方资源加大对海上明珠、金鹰农业、和平乳业、福淋乳业、老鸭湖特种水产等龙头企业的支持,支持引强合作,壮大产业规模。推动蚌埠(皖北)花卉科技产业园项目建设,加快皖北最大花卉苗木交易、展示、种植为一体的苗木联合体组建。以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燕山草莓合作社带动蚌山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提升。加强对“六次产业”项目的跟踪服务,及早做好项目的谋划和申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推动我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进一步提升海上明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金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水利生态园和皖北花卉科技产业园。西部以海上明珠农业科技示范园为核心区,占地3000亩,辐射周边7000亩,主要开展休闲,采摘及优质新品种选育,打造高效、生态、循环、智慧型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东部建设分别以蓝莓庄园和梅花山为核心区,总占地7000亩,以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为主题,坚持绿色生态,着力打造集农业开发、休闲旅游、养老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园区。
三、培育壮大新业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一)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依托乡村田园风光、特色农产品等资源,以美丽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等载体,发展蚌官路沿线和仲集、梨朱、王巷等区域红色旅游、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等农业发展新模式,以“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林、水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办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梅花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乡村旅游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建立健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保安全等监管规范。蓝莓庄园生态农庄被评为蚌埠市唯一一家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建成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西部在沿线洼王、梨朱、王巷等村播种油菜不少于2500亩;固定观花点1个,位于梨朱村安徽水利苗木基地附近。形成沿线观景赏花线路,与沿线苗木景观、王巷芍药花海、海上明珠生态园景观连点成线。在海上明珠生态园周边设置集中停车场、公厕等;海上明珠生态园作为游客餐饮、休憩、采摘和购买特产的接待场所。东部在沿线徐桥、洼张、定庵、孙家圩子等村播种油菜不少于3000亩;固定观花点1个,位于蓝莓庄园生态园附近。形成沿线观景赏花线路,与沿线定庵桃花园、梅花山果树、彩叶植物有机融合。在蓝莓庄园周边设置集中停车场、公厕等;蓝莓庄园作为游客餐饮、休憩的接待场所。
(二)发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按照《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打造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行军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实施方案》等精神要求,积极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谋划推进“奶业振兴”等重点任务,推进乳制品生产加工产业提质增效,打造“158”行动计划的 “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区和蚌埠和平乳业公司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创建,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下一步将引导和平和福淋乳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全面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产品种类进一步丰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秸秆利用政策扶持支撑体系。完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加强农机农艺融合,2020年完成秸秆还田1.6万亩。支持远大秸秆合作社、宏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秸秆专业化收储运输。积极引进秸秆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和成熟项目。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现代环保产业,扶持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推广秸秆深度利用模式。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95%以上。
(二)实施农业节水工程。完善田间节水设施,结合小型农田水利改造提升,大力推广低压管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等农艺节水推广力度,完成了铁路线西部王巷、梨朱、仲集等村500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以及部分灌溉区域治理及蓝莓庄园周边节水灌溉项目。已编制《2018-2022年农田水利专项规划》。
(三)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展并完成了耕地质量类别划分工作,逐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大力开展土壤耕地质量建设与提升行动及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强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与处理、设施农业土壤改良,减少土壤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
2020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