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蚌山区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5-03-10 15:10 来源:蚌山区人民政府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20141229在蚌山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代区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2014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建设皖北首善之区的宏伟目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安徽省卫生应急工作综合示范区、安徽省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战略发展为核心,促进经济再升级

科学谋划新思路。以助力我市重返全省第一方阵为着眼点,提出了“1234”的发展战略,即围绕一个目标(建设幸福美好的皖北首善之区),主攻两大产业(以高端商贸服务业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为首位的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三大板块(淮河路中央商务区、东海大道高端商务集聚带、城南新区),打造四大中心(高端商贸服务业中心、新兴产业集聚中心、总部楼宇经济中心和金融类金融中心)。在城市建设上,以东海大道为主轴,以淮河路中央商务区和城南新区为两翼,按照“一主两翼”的布局,积极拓展发展空间。

加强调度优结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稳增长,优化经济发展新格局。加强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监测,建立健全统计预警、部门预警相结合的经济运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动态信息,确保经济合理运行、提质增效。加快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发展提升,促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在加快转型升级上迈出新步伐,全区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

推进经济快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实现财政总收入8.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亿元,增长14.1%;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14.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2亿元,增长39%;引进外资1.1亿美元,增长30%;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116元,增长10%。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二)以招商引资为引擎,发展后劲再夯实

加大宣传促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区工作的“牛鼻子”,围绕两大产业、四大中心开展招商,成功举办华九商会蚌山行、优质地产项目推介会、海峡两岸企业家座谈交流会、蚌埠昆山科技园转移合作会、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等活动,蚌山的知名度持续提升。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大对京沪高铁沿线、珠三角、海西经济区、台湾等重点区域招商力度,注重产业链招商,力争引进一个、带来一群,开发一片。积极参加各类招商集会,捕捉招商信息,推介招商项目,增强招商引资的实际成效。

突出重点抓招商。今年我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共计76个。其中,鹏欣水游城、蚌山科技创新产业园、嘉年华二期等在建项目9个;全市最大的台资项目巨力旺产业园和文创智慧城、全市第一个整机项目心里程电脑一体机、全市第一家跨境电商项目深圳世为B2C电商平台、全市最大的老旧市场改造提升项目二马路精品城等签约待建项目25个;上海交大示范园、曙光工业园、石墨烯薄膜、杭州东方电商、保利院线等重点在谈项目21个;深圳鹏城跨境电商、机器视觉和工业X射线数字成像设备、东聚电子、华润集团等储备项目21个,形成了招商引资项目在建一批、签约一批、在谈一批、储备一批良好态势。全区全年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40亿元,同比增长30%

加强融资助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做大做强融资平台,融资模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融资期限从短期向中长期发展。同时严控融资成本,防范债务风险。已申请国开行贷款额度26亿元,为安置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助力增速;通过实施两期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融资3.7亿元;与钰城、合泰融资租赁公司合作,融资7000万元;通过搭建中盛公司等新的融资平台,融资1.8亿元。全年争取融资额度33.5亿元,已到位资金8.8亿元,有力推动了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的建设步伐。积极帮扶辖区企业参与市场化融资,新增“新三板”上市签约企业1家。引进了钰诚云商、徽贷网等新金融业态,着力打造金融类金融中心。

(三)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发展动力再增强

重点攻坚大项目。全年共安排重点项目87个,其中,列入市“3461”计划项目35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亿元。重点开展了项目“百日攻坚”活动,强化包保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批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快速推进。鹏欣水游城、南翔城市广场、雪华广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嘉年华二期、天洋国际大厦、钓鱼台生活城、百大二期、宏源望湖城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陶山二期、喜迎门二期等项目全面竣工;嘉华五星级酒店、汇金广场、万达甲级写字楼相继开业、投入运营。

创新服务提效率。在全市率先创建项目帮办服务机制,构建项目帮办服务中心、引资单位、职能部门和乡街新区“四位一体”帮办服务体系。区帮办服务大厅投入使用,承接审批和服务事项56项,实现了区级审批全进驻。6个乡街为民服务中心、40个村居为民服务工作站已全部建成,实现了行政服务全覆盖。一年来共帮办服务重大项目70个,为群众办理事项近2万件,项目帮办服务中心窗口被评为安徽省政务服务系统“最佳服务窗口”。

(四)以征迁拆违为抓手,发展空间再拓展

攻坚扫尾促征迁。一季度以二马路市场关闭及快速征迁、光彩大市场征迁为突破口,实现了开门红;二季度以小新庄、无线电总厂A地块、马场湖路周边改造等项目征迁为重点,带动全区征迁改造的快速推进;三季度以“攻坚扫尾、加快建设”为主题,掀起了光明印刷厂、陶山四期等多个项目的攻坚歼灭战;四季度保持推进力度不减,S6地块、迎宾大道东侧二期等项目成功扫尾;当年新启动并基本完成了公栈路地块、宏业路C地块等项目征迁,特别是全市迄今难度最大、关注度最高的二马路市场提升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征迁。在全市率先完成了第一批城中村改造任务。全年完成征迁面积69.3万平方米,交付净地3938.5亩。

防违控违零容忍。坚持违建“零增长”,始终保持防控违工作高压态势。加大防违控违人力、物力的投入,推进常态化防控。以强拆促自拆,以拆违促控违,先后拆除各类违建房屋94处,面积6900平方米,做到违建图斑应拆尽拆,有效遏制了新生违建的发生。

(五)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城南发展再突破

基础设施更完善。解放南路、延安南路、黄山大道全段通车,朝阳南路、中环线主干道基本建成,兴技路、蚌官路已开工建设,“四纵四横”路网格局全面形成。蚌埠二院新院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城南九年一贯制新校前期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公交枢纽站建成运营。水、电、气、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经过多方争取,市奥体中心落户城南,作为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主场馆,规划设计正全面提速。

新兴产业快聚集。瑞晶手机产业园等项目即将建成投产;汇精科技主体完成,即将投产,项目填补了我市在精密模具方面的空白;新型感温仪项目主体已封顶;城南投资大厦已建成,心里程电脑一体机等一批总部型、都市型企业即将入驻。城南新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20.7亿元,招商引资15亿元。

近郊优势渐突显。大力发展近郊休闲观光农业,蓝莓庄园、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晋级为2A级旅游景区;海上明珠晋级为3A级旅游景区及三星级农家乐;花鼓灯嘉年华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00万人次,实现收入超亿元;孙家圩子省级示范文化乐园正在建设。新增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完成编报项目9个,争取中央、省级投资751万元。

(六)以提升城乡面貌为重点,人居环境再优化

居住条件新提升。实施大建设项目58个,总投资308.6亿元,全年完成大建设投资31.4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40.2%。注重加大安置房项目的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安置先行,实现了征迁与建设回迁的良性互动。新星皮件厂、航华嘉苑、万达广场、晨阳滟澜山等项目已陆续回迁;燕山新村主体封顶,明年6月竣工;陈梁新村、米亚三期、沈圩泷湖湾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开工安置房面积44.4万平方米,竣工24万平方米,完成回迁3649户,分别完成任务的111%114%146%

改革创新整市容。在全市率先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机械化和市容管理物业化改革;创新“大环卫”体制,实行“一把扫帚扫全区”,推进环卫保洁扩面工作,先后投入资金600万元,对40多个老旧小区统一进行环卫保洁,实现所有老旧小区全覆盖整治。投入550万元,对太平街市场区域进行改造整治;通过“划行归市”,把不适应中心城区发展的老业态外迁,赋予太平街市场新功能;安德市场迁至太平街“千万加”菜场,提升为全省首家具有金融IC卡“闪付”功能的标准化农贸市场;深化文明城区创建活动,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对辖区内铁路两侧、胜利路等12条主次干道、淮河岸边、市人才中心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整治,在全市率先完成“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百日行动”,对建筑施工扬尘开展专项治理,辖区市容市貌明显改善。

乡村环境渐优美。按照“区清运,乡收集,村保洁”运行模式,先后投入132万元,新建农村垃圾中转站一座,新增农村垃圾转运车24辆、垃圾桶200个,全面启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完成黄山大道北侧60米绿色长廊、虎山东路及二中周边道路绿化带建设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计划,春季成片植树造林2100亩,获得全市造林绿化工作先进区荣誉称号。多措并举,疏堵结合,扎实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夏秋两季全区无一处火点。

(七)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社会事业再进步

加大投入惠民生。34项民生工程高标准实施,区级配套资金4891万元全部投入到位。城乡低保实行动态管理和提标扩面,覆盖率均超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创建市级示范社区2个,发放城市低保金2600余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236万元,城乡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有力。投资5500万元,建设廉租房350套,发放廉租房补贴327万元,覆盖1196户。全年为燕山新村廉租房建设、燕山乡卫生院、村卫生所等14个项目争取上级资金2590万元。区计生服务站、卫生服务综合楼建成并即将投入使用,新建计生生活e3个。区文化馆、图书馆正加速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更多群众享受免费公共文化服务。

综合治理促和谐。以深化平安蚌山建设为重点,着力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全面推进“两中心两站”建设,夯实综治工作基础。认真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扎实开展全区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活动,一批重大信访积案得到妥善化解。全区6个乡(街道)、38个村(社区)全面完成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站)建设,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得到新加强。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和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区法律援助中心即将建成,法律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六五”普法取得丰硕成果。

社会事业快发展。全年争取中央、省级投资6311万元支持社会事业。城镇新增就业9994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638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53.8%179.4%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18人,当年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337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8989人,新农合参合率100%。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完善教师补充机制,新招编外教师52名;梨朱小学、仲集小学新增校舍主体完工;组建蚌埠第一实验学校集团,汇金校区投入使用,水游城分校即将开工,老二中校区一期改造完成,集团化办学迈出坚实步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组建挂牌,在全市率先实行工商登记后置审批工作,开展“食品安全江淮行”及餐饮安全“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深入推进科普工作,公众科学素质不断提高。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了村两委换届。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基本结束。积极推进国防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史志、审计、人防、工会、妇女儿童、老龄、青少年、档案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八)以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自身建设再加强

践行宗旨正风气。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要求,全区上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入查摆“四风”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区政府党组班子带头,共开展谈心谈话100余人次,共查找问题138个,相互批评意见132条,制定整改目标任务17条。结合省委巡视组的整改意见,建立整治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先后完成清理办公用房、规范职务消费和公务用车等多项整治,“三公经费”支出降低63.7%,“四风”和“小四风”得到有效遏止。

接受监督办实事。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0件,其中,市人大代表建议6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2件;区人大代表议案7件(并案后为5件),建议17件,区政协委员提案70件(其中重点提案为14件)。议案、建议和提案办复率均为100%。认真做好“市长热线”和“面对面”工作,受理并办结“12345政府服务热线问题1986个,处理解决政行风投诉34个。

改进作风树形象。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完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强化目标考核和绩效管理,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大力推行电子政务,认真开展行政职权清理工作,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和权力清单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审计署和审计署南京特派办审计工作,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区本级预算执行、政府投资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府依法行政得到新加强。

各位代表,2014年,我们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就,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上下团结实干、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蚌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压力加大。蚌山仍处在打基础、聚能量的阶段,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很重。二是征迁拆违难度加大。征收工作由大面积的集体土地征迁转向城市老旧小区的边小零散地块征迁,由农村房屋征迁转向人口密度高、企业多的城中村征迁,面临的矛盾和挑战愈来愈多。三是中心城区商贸发展制约加大。随着二马路市场、太平街市场外迁,核心商圈进入改造建设期,消费市场动力转换青黄不接,电商不断蚕食传统商贸市场份额,对我们这样一个传统商贸大区来说影响巨大。四是信访维稳压力加大。信访维稳形势依然严峻,既有一批信访积案有待化解,又有深化改革、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对此,我们将勇于面对,决不回避,努力把各类问题解决好、把各种矛盾化解好。

   

    二、  坚定信心、提质增效、合力推进2015年工作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内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对稳定增长具有关键作用的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房地产调整尚未结束,行业下行趋势仍然存在。结构调整阵痛显现,去产能化过程中社会压力增大。信贷资金向实体经济传导不畅,要素成本上升,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多数企业扩张步伐放慢,提出的落地条件和要求更高,招商引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尽管宏观形势错综复杂,但国家预调、微调力度加大,深化改革效应已逐步显现,我国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蚌山发展有挑战也有机遇、有压力更有动力。我们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进取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在应对挑战中加快发展、在增强实力中转型升级、在做优环境中彰显魅力、在改善民生中促进和谐。

2015年全区工作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总要求,以跨越赶超奋进为主旋律,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在稳增长、调结构、树形象、惠民生、促改革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全力开创皖北首善之区建设新局面。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0%以上,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招商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以上指标的安排,既是确保超额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的客观需要,更是我区争先进位的内在要求;既全面分析了蚌山保持较快增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统筹考虑了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目标安排,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入手,全力加速蚌山崛起。

(一)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转型升级

一是厘清产业发展新格局。打造姜桥路电子信息和高端制造业集聚带。以晟光科技为龙头,加快瑞晶手机产业园、心里程电脑一体机等项目建设步伐,围绕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积极寻求终端产品突破,全年力争再增3家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5%以上。打造空港高端物流业集聚带。引入第四方物流平台,争取合百大皖北物流中心、顺丰速运皖北物流中心等5个物流项目开工建设。打造梅花山健康养老休闲产业集聚带。加快建设养老设施,主动对接东西芦山、大明文化产业园等景区,提升海上明珠等休闲农业水平。打造黄山大道科技文体、总部经济走廊。开工建设盛妆电商科技园、奥体中心等重点项目,引进一批大企业、行业协会、区域商会建设总部,创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是拓展商贸服务新业态。引进、培养一批金融服务、工业设计、评估咨询、会计审计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加大对后青春工业设计院、徽贷网、钰诚云商等新业态企业帮扶力度。创建“省级商贸服务业发展示范区”,提升改造国货路步行街区和安德副食品市场周边,大力推动二马路市场、太平街市场转型升级,支持百大、天洋等本土企业发展,改造提升淮河路中央商务区,打造皖北高端商贸中心。

三是谋划近郊农业新思路。按照农业与旅游无边界、城市与乡村无边界、功能和作用无边界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近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片区为基础,编制王巷高效生态农业片区规划,加快蓝莓庄园二期、海上明珠绿色农产品配送基地项目建设。盘活渡江总前委旧址、定庵古街等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发挥陶山、燕山、杏山水库等山水自然资源优势,把燕山乡建设成为皖北最美乡镇。

(二)扩大有效投入,增强综合实力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安排重点项目82个。开工建设三星物流、报业集团印刷厂、福淋乳业、鑫民玻璃等一批退市进园项目。加快文创智慧城一期奥特莱斯的建设进度,确保明年建成运营。加快鹏欣水游城、天洋国际大厦、二马路精品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创造条件实施老邮电局、老区政府等地块改造;确保百大二期明年6月主体封顶;积极推进南山宾馆、无线电总厂改制,在维护单位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确保项目平稳实施。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支撑,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

二是加快招商工作步伐。进一步创新招商工作机制,提高招商项目谋划能力和推介水平。利用存量资产招商、公共资源招商,瞄准新业态,探索无地招商等新模式。建立招商项目联席互动机制,将企业信息处理、洽谈功能与帮办、帮扶、招投标、政务服务紧密结合,打造项目入驻的“直通车”。加大与日、韩、港、台等区域的重点产业、知名企业的接触力度,争取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外资项目。继续坚持以商招商,发挥万达、巨力旺、晟光科技等现有大项目、大企业的牵动和桥梁作用,紧盯韩国东亚电子、青岛超霸机器人、江苏瑞仪光电、北京嘉事堂药业、福建远东高性能电机等20多个重大项目,争取在招大引强、招优引税上取得新突破。全年力争招商到位资金50亿元,增长25%以上;其中外资1.2亿美元,增长20%以上。确保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

三是加快适应金融改革。继续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打造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改变过去对企业的直补方式,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利用专项资金杠杆撬动产业发展。推进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方式转变,建立依法、适度、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逐步消化政府存量债务。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导企业参与公益性事业和重点项目的投资、运营。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全年力争新增“新三板”上市企业3家。积极引进P2P、典当、保理等金融新业态,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健全金融风险防控体系。推进金融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金融类金融产业和中介服务业集聚发展。

(三)发挥区位优势,优化结构布局

一是加快推进征迁工作。重点围绕主城区、淮河路中央商务区、宏业路两侧、城南新区四大区域征迁。继续推进宏业路两侧等棚户区征迁改造项目,稳妥推进南翔城市广场二期 、无线电总厂等项目的征迁工作,启动姜桥路东段、奥体中心、燕山路北侧、燕山城中村改造等项目征迁继续坚持挂图作战,强化调度督查,强力推进征迁拆违大建设。全年计划启动征迁、交付净地项目25宗、面积2328亩;完成征迁67.5万平方米。

二是加快提升城区形象。按照“一主两翼”发展思路,加强对市“363”城市集约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对接。全年计划实施大建设项目74个,总投资约369亿元,其中涉及市级实施项目27个,总投资约64亿元,将筹集社会资金实施项目29个,总投资约279亿元。2015年在我市率先完成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开展“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继续争创省级文明城区。拓展延伸“三线三边”环境集中整治成果,积极推进城南新区和农村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城市管理,推动卫生保洁向精细化方向发展。计划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提升改造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新建街头绿地(游园)2个,绿道建设3.4公里,争创全市首家森林城区。

三是加快城南新区发展。结合燕山乡总体规划修编,不断优化城南新区布局,推进机场以南至与凤阳交界约20平方公里区域的规划编制,谋划“大城南”的发展思路。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确保货场八路、Z-23路开工建设;兴技路、中环线、朝阳南路建成通车。嘉年华二期明年5月投入使用,新型感温仪等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推动新威龙门悦府、宝业学府绿苑等在建地产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启动建设巨力旺产业园、北斗导航设备生产基地、城南九年一贯制新校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区全年确保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1.3亿元,增长16%以上;招商引资17.2亿元,增长1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15%以上。

(四)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蚌山

一是加快管理机制创新。按照市场化、精细化、数字化要求,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创新。以国货路步行街区域管理为重点,探索引进社会第三方管理新机制。推进环卫体制深度改革,采取招标进入、社会定价方式,全面推进胜利路、淮河路等19条道路保洁市场化、机械化。探索采用PPP等模式,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利用手机微信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蚌山城管微中心。完善老旧小区简易物业管理机制,强化综合执法,形成多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建立区法律援助中心和区法律人才库,健全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加快实施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形成覆盖城乡的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工商质监食品药品“三合一”的市场监管体系,完善网格化市场监管模式,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安全。完善项目帮办服务中心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打响服务群众、服务项目的蚌山品牌。

二是加快民生工程建设。坚持把公共资源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基层倾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计划完成安置房开工40万平方米,竣工20万平方米,回迁4000户;发放廉租房补贴360余万元,覆盖1200余户。加速对立安里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加强对鹏欣水游城、米亚三期、陈梁新村、嘉年华、S3S4、沈圩村、燕山新村、中百小区等安置房项目建设调度,确保工程早竣工、居民早回迁,力争在全市率先进入“先安置、再征迁”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巩固示范社区创建成果,年内至少完成1个市级示范社区创建任务。启动燕山乡养老院搬迁工作结合市旅游局对渡江战役总前委纪念馆周边环境的提升规划,重点加强孙家圩子村美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农村环境保洁工程。全面开展燕山乡旅游发展规划,争创全省优秀旅游乡镇。推进蚌埠二院新院建设;全面实施村卫生室改造提升工程,加快燕山乡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实施进度,积极争取央补资金建设区疾控中心。

三是加快公共服务优化。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老二中改造工程,确保2015年秋季开学使用;实施二十六中、十五中、铁三小提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蚌埠第一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水游城分校、城南新校和陶山学校。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疾病防控、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继续推进综治工作基础建设,不断充实综治力量;进一步完善社会面防控网、技术视频防控网等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形成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一体”的防控体系;高度重视信访维稳,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严格落实矛盾调解化解责任制;加强应急处置体制机制建设,妥善处理各类敏感问题;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继续抓好“平安蚌山”的创建工作,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深入实施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积极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高度关注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特殊群体,全力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继续保持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开展双拥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继续做好机关事务管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防震减灾、应急管理、史志、档案等工作,推动工会、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和残疾人等事业发展。

 

三、励精图治、廉洁奉公、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实现未来的宏伟蓝图,全面完成2015年的目标任务,需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需要政府自身的积极作为。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主题精神,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水平,全面建设依法行政、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一)强化法治理念,推进依法行政

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以更高要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行政基础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政府管理改革,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切实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进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深化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区、乡(街)、村(居)三级政务服务网络,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效能,努力打造“十分钟政务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政府建设带来的新变化。

(二)强化廉洁从政,提升服务水平

提高廉洁自律意识,认真研究和实施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好党纪政纪警示教育活动,增强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和勤政廉政意识,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大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重点领域检查审计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纳入政府行政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区政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的整改方案,做到作风建设不断、整改问题不乱,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困难问题,提升政府为民服务水平。

(三)强化自身建设,转变工作作风

加强政治理论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不断提高政府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提高区政府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能力。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不断加强效能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和考核,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坚持求真务实,把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作为政府的行为准则,建立健全抓落实工作机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坚持立说立行、雷厉风行,杜绝不作为、摒弃慢作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任务光荣艰巨。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途,我们深感责任重大。2015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在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沉下心、卯足劲、拼命干、不争论,以实际行动为加快蚌山发展、为全面建设皖北首善之区、为助推蚌埠早日重返全省第一方阵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