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第一实验学校教学计划执行情况
蚌埠第一实验学校2024年教学教研执行情况
紧张而充实的2023年春学期即将过去。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继续立足于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围绕“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主题,以争创智慧型校园、争做智慧型教师为目标,继续构建适应我校教育发展和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科研体系。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细过程管理,促进内涵提升
规范教育教学常规。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进一步规范备课、教学、作业等各个环节,加强电子备课管理,落实教导处和教研组阶段检查的措施,力求规范与创新有机结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分别在四、六月份进行了语数英学科质量抽测,充分利用抽测数据,分学科进行质量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优秀作业评比。三、四、五月份分别进行了一次学科作业评比,为书写优秀的同学授予“作业之星”。
2.巩固“双减”成果。
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严控作业总量,精选作业内容。特色作业激趣赋能,数学组进行的“数学连环画”跨学科主题实践作业将数学知识隐藏在故事之中;语文组设计了"古诗配画"特色作业、课本剧剧本创作、课本剧表演、西游路线图、四大名著人物关系图谱等深受学生的喜爱。丰富原有课程,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共开设35门社团课程,参与学生1068名,满足了学生的多元需求和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推动“书香校园”建设。语文组以“品味书香 悦读乐创 ”开展了学科融合读书节系列活动。英语组组织学生“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了解,人人争做传播中国文化的文明使者。三年级“玉兰花开,翰墨飘香”硬笔书法考级活动。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教师们细心批阅,精心评选,为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负责。
二、打造教师梯队,激活教育动能
继续开展“玉兰芬芳”青年教师系列培训。组织开展了青年教师板书设计与解说比赛,共19位青年教师参赛。并邀请两位优秀教师代表蔡明月和于梦凡老师进行现场展示,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优秀的示范和参考,杨春书记现场点评,为让老师们明晰方向和路径。教研共同体研究课。开展“玉兰芬芳”教研共同体研究课,围绕特定的主题,深化学习新理念,通过研究课让每一位授课教师践行新课标,尝试新思路。公开课、参赛课。家长开放日是学校传统的家校合作活动,也是一年级家长第一次近距离参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本学期,语文组张琦、邹芳静、数学组杜斌、英语组徐雪琳、王露露,美术组郑妍、音乐组朱彬、体育组郑雅静、科学组陈会娟老师在教研团队的鼎力支持下,积极备战市、区级优质课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彰显出我校教研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教学实力。其中,张琦和徐雪琳两位老师获得市级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省级比赛。英语组王秋淳老师的市级英语公开课、数学组周文君老师在蚌埠市小学数学“问题引领,自主支持”复习课专题研讨活动中授课,受到好评;音乐思政课。完成由高敏主任主讲的“为国而歌的中国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及徐君蕊老师主讲的“飘扬的红领巾,光荣的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对歌》两节音乐思政课课的录制。
三、课程建设有抓手,活动丰富提质效
1.推进银杏项目2.0
五年级以“唯有银杏不负秋”为题开展了银杏项目化2.0学习活动,围绕驱动性问题怎样让银杏陪伴我们的学习成长?以语文学科为主,通过杏之雅集、杏之大使、杏之逸笔、杏之牙黎、杏之鱼符五个子主题融合英语、数学、美术、音乐、科学等学科,开展诗歌创编、代言宣讲、妙笔写杏、文艺书签、制作身份证等学习活动,用笔墨、用诗情、用语言、用镜头去捕捉“银杏文化”项目化学习的身影,学习了解银杏知识,感受认可传统文化,探索、吸收新时代文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开发南山课程1.0
四年级组以建设“多元化、个性化、活动化的学校课程体系”为目标,依托本土资源,开展了南山课程1.0版本的研究与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托“小小铁人 骑跑两项”运动会“南山课程”的启动仪式拉开南山课程序幕,各个学科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子主题学习活动:道法——南山之志;语文——南山之韵;数学——南山之趣;英语——南山之音;美术、体育——南山之美。在研究的过程中,各科老师集思广益,积极行动,制定计划,有序推进,完成南山课程1.0版校本教材,并在全校教师会上进行成果汇报,推进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个性成长开辟了新的路径。
3.申报省级跨学科基地校
2024年学校被安徽省教科院认定为省级教研基地校,承担6个省级项目研究,分别为《安徽省小学语文“新课标校本行动”基地校建设》《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课堂教学实践路径研究》《安徽省中小学数学教学一体化建设项目》《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与评价研究》《安徽省优秀传统艺术在中小学校传承的实践研究》《安徽省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
四、课题引领发展,科研赋能教学
本学年是省级课题“数据支持的小学精准教学模式与应用推进机制研究”课题结项阶段,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形成了“五维精准学科三段”精准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四个学科构建了分课型的课时精准教学模式,积累了大量的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在西北师大团队的指导下,完成了结题报告的撰写,并通过答辩和验收,顺利结题。学校《数据赋能助教学改革 整校推进促协同发展——数据支持的精准教学探索与推广》入选教育部《2022-2023年数字化赋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入选名单。科学组《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信息组《数据支持的劳动教育课程学习任务单设计与应用研究》两个市级进入结题阶段,全体教师认真地准备和梳理,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分工和整理,为即将进行的结题工作做好准备。此外,还有1个省级课题《依托“畅言晓学”平台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6个市级课题成功立项,1个省级课题和7个市级课题正在研究中。
五、展望
回顾2024年的教学教研工作,教学团队凝心聚力,奋楫笃行,在实践中成长,研究中创新,结出累累硕果。展望未来,我们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继续努力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项目化学习撬动教学方式变革,提高学校育人效果;通过建设基于教研组的学习共同体,提升教师队伍教科研水平;在科技创作、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积极思考,寻求新的突破。牢记育人使命,永怀教育初心,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一实校的智慧与力量,共谱“立德树人”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