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残联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年以来,区残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残联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不断做优做实残疾人康复服务、教育就业、权益保障等民生文章,全面推进残联各项工作,现将今年以来的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民生无小事”,深刻认识残疾人事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不断加强残疾人权益保障。
二是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体责任,开展“四不干”型干部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自己在工作中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开展专题学习,组织党员和工作人员到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实地接受廉政警示教育和廉洁文化洗礼。
三是完善支部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残联工作实际开展党员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
(二)提升残疾人康复质量
一是完成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301人,超目标任务1人(超额部分资金由区级承担),完成率100.33%,发放补助资金34.2万元,于4月底前通过银行卡发放到受助残疾人家庭。二是134名通过审核的四类残疾儿童至各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为18名残疾儿童适配矫形器,完成率600%,3名儿童适配辅助器具,完成率150%。三是结合上一年度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康复需求数据,为382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其中为61人免费适配辅助器具69件,投入资金5.4978万元。
(三)兜牢残疾人民生保障
一是完成204名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工作,补贴资金5.304万元,并已全部录入中残联燃油补贴系统。二是完成2023-2024年度9名第一批四小车辆置换车主子女就学资料审核,补贴资金11034元,待上级资金拨付一次性打卡发放。三是完成72户“一户多残”及219名困难老年残疾人生活救助,补贴资金分别为12.57万元、20.9250万元。
(四)优化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
通过对有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入户调查、评估、审核,确定同意改造且符合改造条件的困难重度残疾人21户。以入户调查和评估资料为依据,对改造对象的无障碍需求和改造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参照相关技术标准为21户改造对象制定了个性化的改造方案。
(五)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
为80名残疾人开展互联网营销(直播销售员)就业技能培训;按比例安置残疾人企业年审20家,安置残疾人就业46人;辅助性就业机构2家,安置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10人;为7名个人创业残疾人提供创业扶持资金,共计2.10万元。通过全方位、多形式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为残疾人圆“就业梦”。城镇新增就业89人,农村新增就业15人。残疾人专职委员吴冬、就业培训基地郭一凡,参加“蚌埠市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指导竞赛”分别取得就业辅导员组第一名、社会机构组获得第二名。在蚌埠市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2个第一名、2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的好成绩,区残联获得优秀组织奖。
(六)突出残疾人文体宣传
一是联合卫健、民政等部门,有针对性的在社区、广场、文化站等地点,开展残疾预防、康复知识及康复救助政策宣传,活动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制作展板条幅33块、组织义诊3场、接待咨询502人、为208人免费义诊、培训讲座10场、新闻报道8篇,并利用LED屏、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多渠道开展宣传,宣传普及残疾预防知识、传播践行助残理念。
二是为丰富残疾人体育文化生活,鼓励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自然。组织辖区内残疾人及志愿者开展了文化进残疾人家庭“五个一”游园活动,游览了蚌埠古民居博览园--湖上升明月。围绕“促进特奥融合,共享美好生活”主题积极组织辖区内智力残疾人参加蚌埠市第二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辖区内残疾人及志愿者40余人观看励志电影《逆行人生》。
(七)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
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从残疾人角度出发,深入了解信访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充分发挥维护残疾人稳定的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截至目前,共办理残疾人信访件74件次,其中救济类5人次、康复类44人次、就业类8人次、涉法涉诉类1人次、其他类16人次。将自身业务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紧密结合,开展5次残疾评定,为401名申请人免费进行残疾评定。为解决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区残联与蚌埠市壹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签约,开展“阳光家园计划”居家托养项目,为全区60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6月1日项目正式启动,目前正在服务中。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方面: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虽然作了大量工作,但与个别残疾人的期盼仍有差距,部分残疾人不愿意接受施工类的改造服务。
(二)残疾人就业创业方面:残疾人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后,就业率不高。从主观因素来看:身体方面,残疾人自身身体状况不佳,且目前我区就业年龄段的残疾人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故而对于能够从事的岗位就有局限性;思想方面,大部分残疾人仍存在“等、靠、要”思想,对于就业想从事离家近、岗位要求低、规章制度松、工资高的工作;从客观因素来看:市场经济萧条,企业用工需求普遍下降,同时又有大量高校毕业生进入应聘市场,同样的薪酬企业更偏向于招聘高校毕业生。
(三)残疾人精准康复方面:随着残疾人康复意识的提高,目前我区面临康复人员不足,专业水平不高,服务评估不够规范的现状,各部门之间协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深入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始终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提高党员自身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紧抓不放。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融入党员日常工作生活,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牢固树立“随时随地倾听呼声、回应期待”的理念,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切实为他们解决问题,始终做残疾人的知心人、贴心人。
(二)锚定重点工作强力推进。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开展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意义,宣传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宣传家庭无障碍改造给残疾人生活带来的便利,进一步争取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支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三)着力强化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加强残疾人工作者业务能力培训,针对康复服务水平及业务能力提升,开展实效性培训。严格按照文件标准、受理时间办理,优化服务过程,并进行自查和回访,填写回访记录。对完成质量,知晓率、满意率列入绩效考核。
(四)稳步提升残疾人基本保障水平。发挥残疾人救助、帮扶和保障政策作用,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动态管理、开展监督检查;完成“一户多残”和困难老年残疾人资料审核及补助资金打卡发放工作;落实非低保重度残疾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贴政策;继续做好困难残疾人走访慰问工作,为残疾人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
(五)全面开展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把基本状况调查工作作为扩大残疾人联系面、扩大服务覆盖面的重要手段,作为“走进基层、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实现残疾人需求与服务供给的对接,提高残疾人工作的精准化和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