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街道中平社区:扶手护行转角,暖心办好老年出行实事
“以前上下楼得贴着墙、挪着小步,手心攥得全是汗;现在有了这扶手,稳稳当当就能走下来,累了还能在转角凳上歇口气,社区真是把好事办到了我们老年人的心坎里!”近日,青年街道中平社区老旧楼栋的楼梯间里,83岁的独居老人陈奶奶扶着崭新的扶手,脚步稳健地走下楼梯,一改往日下楼的窘迫。针对辖区老年居民“下楼难、出行险”的民生痛点,中平社区以“需求为导向、实干为支撑、实效为目标”,通过加装楼梯扶手、增设转角休息凳,将民生关怀融入楼道每一处细节,用实打实的举措为老年群体撑起安全出行的“保护伞”。
听民声:多方共议锚定诉求
中平社区是典型的老龄化老旧小区,不少楼栋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无电梯且有些楼道未装楼梯扶手。狭窄的楼道、磨损的台阶,让辖区众多老年居民犯了难——尤其是空巢、独居老人,随着腿脚日渐退化、体力下降,上下楼渐渐变成提心吊胆的“高危动作”。“下楼买个菜、遛个弯,都得扶着墙慢慢挪,生怕一不小心就摔倒。”居民们的念叨,成了社区记在心上的“急事”。为精准回应诉求,社区专门召开多方居民议事会,市、区政协主任、居民代表、物业负责人及虹号合伙人齐聚一堂,共商解决方案。大家从扶手的防滑性能、安装高度,到休息凳的材质、摆放位置,逐一深入探讨,充分吸纳各方意见。经过多轮优化调整,最终敲定:为辖区老旧楼栋加装楼梯扶手,在各楼栋合适转角处增设休息凳,既符合安全规范,又贴合老年群体使用需求。
抓落实:精细施工筑牢防线
“扶手要选防滑耐磨、承重性强的优质材质,安装高度贴合老人抓握习惯;转角处必须圆滑打磨,杜绝尖锐边角;休息凳要稳固舒适,还不能占用通行空间。”施工前,社区向施工团队明确“硬标准”,把质量与安全放在首位。施工期间,社区工作人员每日巡查督导,跟进进度、检查细节,同时协调施工队做好防尘降噪,避开居民休息时段作业,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经过十余天紧张施工,辖区老旧楼栋已陆续完成扶手加装和休息凳设置,崭新设施成为守护老年出行的“安心屏障”。
见成效:暖心设施点亮晚年
如今走进中平社区老旧楼栋,整齐的扶手沿楼梯延伸,简约的休息凳点缀转角,成为一道满含暖意的风景线。“以前下楼得扶墙歇两三回,现在扶着扶手稳稳当当就能到楼下,累了还能歇口气,太方便了!”居民李大爷笑着说。自从有了这些设施,不少久不出门的老人重新拾起下楼散步、与邻里聊天的乐趣,生活愈发充实舒心。
下一步,中平社区将建立设施定期维护机制,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出更多便民举措,让老年居民在社区生活得更安心、更舒心、更有幸福感。
皖公网安备 3403000200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