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乡:“三向发力”推动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近年来,燕山乡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在建强组织架构、深挖资源潜力、推动产业融合三个方面持续用力,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将农业、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集体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
建强组织架构,筑牢集体经济“红色堡垒”。强化组织领导,由乡党委书记牵头,成立农文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构建“党委统筹、支部推进、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四级联动工作体系,有效推进农文旅项目顺利落地。截至目前已打造定庵耘耕生态农场、孙家圩子红色文创中心、机场新村绿界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10余个农文旅项目,凝聚起推动集体经济的强大合力。每季度开展专题培训,邀请农业、文化旅游业、电商运营等方面专家授课,覆盖全乡党员干部300余人次。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农文旅融合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优秀经验,培养20余名懂农业、爱农村、善经营的“多面手”,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深挖资源潜力,打造集体经济“聚宝链条”。深挖本地农业、文化、旅游资源,引导各村依托特色种植,打造农业观光园、生态采摘园。洼张村的葡萄和草莓、田荣村的西瓜、机场新村的赤松茸等特色农产品,均得到充分发展。指导定庵村耘耕生态农场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发展采摘经济,截至目前,耘耕生态农场累计接待游客5500余人次,农作物、农产品销售总额为5万余元。指导孙家圩子村对传统民俗、历史文化、民间技艺进行系统梳理与开发,建设党建馆、村史馆、民俗馆,开发国防教育、农耕文化、非遗传承等体验拓展课,深度挖掘渡江战役总前委孙家圩子旧址红色文化资源,成立文创中心,开发百余种文创产品,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余元。开发3条研学线路,串联全乡特色资源,让资源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成为集体经济增长的节点。
推动产业融合,激活集体经济“动力引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指导孙家圩子村整合22户村民闲置房屋资源,打造特色农家乐、主题民宿,村集体通过合资、入股等方式增加收入。强化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打造“燕山之味”商标,培育吴老汉香油、樊家豆饼、红薯粉丝、花生炒货等农产品品牌。鼓励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与宣传渠道,利用短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引流。“定庵小吴书记”微信视频号通过定期拍摄、剪辑、发布宣传视频有效提升品牌知晓度。
皖公网安备 3403000200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