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长辈版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蚌山要闻

蚌山区效能建设“组合拳”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来源:蚌埠日报阅读:发布时间:2025-10-21 15:15字体【  分享:

    “以前办业务窗口不对口,可能要跑两三趟。现在工作人员全程引导,材料清单列得明明白白,再也不用‘来回跑’了。”在蚌山区政务服务中心,一位企业负责人指着“窗口无否决权”的标识感慨。这个醒目的标识,正是蚌山区效能变革的生动缩影。


    2025年,蚌山区将效能建设深度融入发展脉络,以效能建设为抓手,聚焦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民生保障三大关键领域,打出系列“组合拳”,以“铁锤砸铁钉”的严实作风,切实破解企业和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区域发展提质增效,交出了既有温度又有厚度的“效能答卷”。



“蚌闪办”升级:

从“便捷办”到“优质办”的温暖蜕变



    走进蚌山区政务服务中心,温馨的氛围扑面而来。这里不仅有“窗口无否决权”的承诺,更有将其落地的具体行动。


    “以前群众办理相关业务,若窗口不对口,可能得跑两三趟;现在工作人员会全程帮着对接负责窗口,还把所需材料清单列得清清楚楚,彻底解决了‘来回跑’问题。”蚌山区某企业负责人的感受,正是该区“蚌闪办”品牌从“便捷办”向“优质办”升级的生动体现。



    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成效。目前,安徽政务服务网蚌山区板块累计办件17983件,其中线上办件占比达99.66%,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100%。聚焦企业群众高频需求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已成功覆盖企业注销登记等22项场景。针对企业需求,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专窗功能,建立“挂号受理、分办督办”机制。依托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等平台,高效办理企业诉求64件,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综合查一次”:

监管的“减法”和服务的“加法”



    “以前企业最怕多个部门轮番检查,既耽误生产进度,又耗费人力精力。现在实行‘综合查一次’,一次检查就能覆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多项事项,我们能更安心地搞生产了。”这是蚌山区某企业负责人对当地执法监管模式变化的真切评价。


    这一变化缘于蚌山区的创新监管模式。18个涉企执法部门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发起联查任务37项,企业重复检查率降至0。


    通过“首违不罚”清单制度和“警示告知+整改复查”闭环管理,在检查企业783家、整改隐患594处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了企业负担。


    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市首个“信用修复驿站”的设立,实现“登记业务+信用修复”同步办理,让失信企业重获新生。打破年报属地申报和指导的传统,支持在区内任意一家市场监管所享受年报和指导服务,惠及经营主体8000余户,预计减少跑动5000余次。目前,该区“超10次处罚企业”已实现动态清零,为企业发展“松绑减负”。



问需于民:

民生答卷写满幸福感



    效能建设的温度,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感知。通过“访企入村(居)”“领导干部大接访”等活动,29名区级领导深入134家企业、77个村(居),收集的258个问题办结率达96.5%。173个来自“民声呼应”平台等渠道的诉求,按期办结率始终保持100%。


    在全市首家区级综治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我们已接待群众超1.5万人次。”该中心的规范化建设经验不仅在全省推广,更获得中央政法委考察组的肯定。2025年,全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6.54%,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均达100%。


    基层创新同样精彩。青年街道南山社区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龙湖新村街道金滨社区的文化墙等举措,先后入选省级典型案例,成为最受欢迎的民生项目。


    从政务服务的提速升温,到营商环境的轻负高效,再到民生保障的用心用情,蚌山区正以实实在在的效能建设成果,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