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长辈版 加入收藏

2025年6月27日蚌山区政府副区长陈光华上线市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栏目

来源:蚌山区人民政府作者:蚌山区政府(办公室)阅读:发布时间:2025-07-09 10:44字体【  分享:

6月27日,蚌山区政府副区长陈光华同志作客市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就“ 蚌山经济开发区建设相关情况 ”主题内容与广大听众进行交流。

一、蚌山经济开发区基本概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发展改革委指导协调下,经过一年零9个月的不懈努力,2024年2月25日,蚌山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式获省政府批复筹建,蚌山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获批筹建后,蚌山区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带队到鄞州、合肥学习考察开发区建设。安徽蚌埠蚌山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位于蚌山区城南片区,于2024年2月25日正式获省政府批复筹建。

截至目前,开发区已建成蚌山智慧产业园、蚌山半导体产业园、蚌山科技创新园、蚌山大健康产业园等成熟园区6个,建有标准化厂房近40万平米,累计入驻规上工业企业32家,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四大主导产业。2024年,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8亿元,同比增长5.4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位居全市第二。截至目前,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已连续7个季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获评“2024年安徽省亩均效益领跑县(市、区)”等多个荣誉。

二、开发区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平台建设有力有序。围绕“一区两园”建设,开发区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两大品牌园区建设工作推进力度。与蚌埠医科大学合作的大健康产业园于2024年正式开园,市委黄晓武书记亲临指导,硅芯临研、美康生物等10余个企业(项目)正式入驻、国家大健康研究院区域疾病研究中心等高端科研机构挂牌进驻。与蚌埠学院合作的科技创新产业园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及装修工程已完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前园区在谈功能性新材料等产业孵化项目4个。

(二)鄞蚌合作再结新果。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坚持主动靠上去、积极融进去,围绕鄞蚌结对合作,2024年12月蚌山区与鄞州区正式签订鄞蚌产业园共建框架协议和合作运营协议。共建园区将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产业导向,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创新驱动的产业合作示范园,为开发区建设注入更多活力。目前,两区平台公司计划合作成立产业基金,该基金计划认缴出资10亿元,首期出资4亿元,目前正在就合作细节进行持续沟通,基金成立后将为开发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融资保障。

(三)产业招引精准发力。聚焦电子信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主导产业,设立7支重点招商工作专班,以宁波、深圳、上海为主要阵地,设立3个驻点招商分局。开发区获批筹建以来,区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定期带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活动超50次,对接企业、项目超200个。累计引进美康生物、先康达、硅芯临研等33个亿元以上项目落户开发区,总投资约62亿元。

(四)要素保障持续完善。开发区获批筹建后,区委区政府定期调度,全力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开发区新建成海勤显示谷创新园等产业园项目3个,即将交付使用;在建中盛电子科技园、中创产业园(一期)等产业园项目3个,计划新开工中创产业园(二期)等产业园项目2个,待项目全部竣工交付后,可新增标准化厂房面积超50万平米,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以亩均评价结果运用为抓手,坚持“一企一地一策”,推进工业领域闲置土地、厂房“全域治理”进度,积极盘活存量要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创新招商举措。市委市政府明确指出, 加快蚌埠振兴,根基在工业、优势在工业、出路在工业。紧紧依靠蚌医大优势资源,紧盯大健康首位产业不动摇,坚持项目线索每周划片分析研判,提升集中考察便捷性,切实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线索转化效率,推进工作质效的全面提升。深化科技招商,充分利用蚌埠学院科技创新产业园、蚌埠医科大学大健康产业园等平台资源,推进孵化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具有发展前景的初创企业落地。紧盯主导产业招商,围绕电子信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医疗健康四大主导产业,积极举办专题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努力引进一批具有引领性、支撑性重大产业项目。深化借力招商。加快推进鄞蚌合作产业园实质化运营,积极引入宁波市鄞州区招商资源,打造蚌山特色产业招商平台,不断提升开发区主导产业规模。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立项目攻坚推进机制,组建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副区长挂帅的项目专班,实行“双周调度、月度通报”制度,对海勤、富创通等重点项目建立专项工作小组,加强与企业会商,推进项目落实落地。加快推进中创产业园、中盛产业园等园区建设进度,新增更多标准化厂房。实施好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加快实施智慧产业园、半导体产业园等现有园区宿舍装修、园区管网提升改造,有序推进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全面提升蚌山经济开发区“硬件”条件。加强生活配套建设,谋划园区周边引进餐饮商超、娱乐休闲场所,打造开发区“10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园区招得来人,留得住人。

(三)强化要素保障。借鉴宁波鄞州、合肥等地先进经验,积极探索“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谋划成立开发区产投公司,专业化承担开发区资产运维、园区管理、投融资服务等职能,促进开发区高效发展。科学谋划土地开发利用方案,最大限度提升开发区土地利用效能。加快大健康产业基金组建,推动东证蚌山生命健康创业投资基金注册。加大开发区争资争项工作力度,围绕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园区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中创新能源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超长期国债等对上资金争取,为开发区建设积蓄更多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