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长辈版 加入收藏

2022年12月27日蚌山区政府区长关于上线市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栏目

来源:蚌山区人民政府作者:蚌山区政府(办公室)阅读:发布时间:2022-12-27 10:39字体【  分享:

12月27日,蚌山区政府区长关于作客市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就“蚌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题内容与广大听众进行交流。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多轮冲击和经济社会发展多重压力,蚌山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认真落实省市的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育产业、抓招商、攻项目、优环境、办实事,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实现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十连优”。
    一、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通报的14项分县区考核指标中,蚌山区8项指标位列前三。
    一是聚力培育特色产业。不断推进主导产业优化提升、扩大引领优势,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商贸服务优势凸显。二是聚力实施双招双引。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完善顶层设计,强化高位推进,形成全员招商格局,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三是聚力开展项目攻坚。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狠抓开工竣工投产,力争形成更多实物投资量。四是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顶格倾听、顶格服务,清单化闭环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积极落实惠企政策。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系列惠企政策,积极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现场集中办公等活动,并开展“纾困惠企”大调研大督查活动,严格落实企业诉求闭环管理机制。全面强化要素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聚焦产才融合,探索校企合作共建的嵌入式、订单式联合培养模式。五是聚力做好为民服务。有效应对疫情挑战,相继打赢“7.23”“10.13”“11.25”等多轮疫情防控遭遇战。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公共场所、重点场所防疫措施,建成投用区健康驿站大型集中隔离点,高质量完成35轮区域全员核酸检测。积极解决群众诉求。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做好民生实事,大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淮河路老烟厂宿舍、宏业路G地块等4个安置房项目交付安置848套,改造老旧小区8个、惠及群众6235户。蚌山小学黄山校区、二实小兰凤路校区、六中滨湖校区建成投用,提升改造慕远学校等6所学校,新增市一类园幼儿园3所;细化量化十项暖民心行动方案,推出77条具体举措,累计投入财政及社会资金超8000万元,全市率先举办“幸福蚌埠、食韵蚌山”美食月活动,建成运营老年食堂和助餐点76个,新增婴幼儿普惠托位680个。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系统优化“一体两翼、三区联动”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全力打造蚌埠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
    (一)聚焦四大区域
    坚持片区开发模式,围绕北部老城更新、中部主城功能提升、南部新城产城融合、近郊乡村振兴四大战略板块,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位。
    1.北部老城。发展关键词:更新
    老城区的普遍问题就是城市病,交通拥堵,没办法停车,出行不方便。今年我区将结合老城更新,逐步完善老旧小区和商业街区功能,引导老城人口向外疏散,腾出老城发展空间。推进滨河大道改建工程蚌山区段、雪华路北侧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征收,加快宏业路F地块、沈圩A地块、小王庄地块等安置房建设。大力实施龙湖香都、光彩家园等8个老旧小区改造。构建便捷化社区生活圈,科学布局邻里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抢抓“靓淮河”机遇,加快实施淮河路片区等老城区复兴规划,谋划实施老商业街历史文化风貌改造等项目,加快构建“一带两廊八明珠”的老城特色空间骨架。
    2.中部城区。发展关键词:提质
     我区将积极采取措施,全面提升改善营商环境,以产业为引导、以政策扶持为支撑,积极“走出去、请进来”,鼓励、吸引、壮大一批总部企业,加快引进行业协会总部,广泛开展高端商业活动。有序推进光彩大市场部分街区提质升级,对其部分业态进行升级,提高与周边万达、银泰等商贸服务综合体的功能衔接,并对整体设施进行更新改造,进一步优化光彩及周边地区商贸环境。
    3.南部新城。发展关键词:品质
     在南部新城,我区将锚定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定位,统筹规划产业空间,加快重大项目布局,推动实施解放路南延,争取南货场搬迁,积极谋划田荣铁路货运站项目,打造公铁联运物流枢纽,加快建设城市对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和南大门。统筹抓好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民生工作,依托新二中、新二院、新党校等资源,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南部新城生活品质。围绕多渠道保障和改善住房条件,加快安置房建设和回迁步伐。建设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借助长三角区域教育一体化发展,引进优秀教育资源,让人民群众更多分享优质教育成果提升全区教育水平。优化城乡绿地布局,拓展绿色公共空间,加快建设南部新城“四山两廊”城市生态骨架,串联虎山、陶山、燕山、梅花山等生态资源,着力打造城市南部生态长廊,推动宜居美好品质城市建设。
     4.近郊乡村。发展关键词:特色
     大力发展城郊型、观光型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标准化农业大棚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启动花卉产业园项目选址建设,打造区域花卉交易集散中心。坚持农文旅融合理念,开工建设孙家圩子渡江战役纪念馆提升改造项目,推进蚌官路沿线提品升级,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建成一批精品主题村、特色美食村、精品民宿,示范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聚焦两大产业
    1.服务业。发展关键词:转型升级
    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中心城区在教育、医疗、养老、购物等方面都具有先天优势,我们将以优质环境和服务吸引先进业态。一方面推动老城区商贸业振兴,实现二马路商业广场运营,完善淮河路商圈消费设施,整体提升老城区商业品质,打造引领城市生活消费新亮点。一方面推动南部新城人气、商气加速集聚,不断完善区域商业配套,发挥文旅、体育等独特资源优势,带动奥林商业广场、聚云商务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发展,全力打造新兴市级核心商圈。大力发展夜市经济。以特色街区改造为抓手,规范发展地摊经济,全力点亮夜间经济,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2.工业。发展关键词:专精特新
     发展主导产业。积极融入全省十大新兴产业和全市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培育引进一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聚焦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前沿,依托载体配套优势,拓展显示终端、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完善触摸屏、显示模组到终端产品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做大智能制造产业规模,推动一批制造基地项目落地,带动产业链向高端发展。推动存量优势企业扩产升级,实现工业发展的就地倍增。
突出科技创新。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中科院声学所、浙江中科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产业协作“园中园”,成立产业研究院和成果转移转化招商平台。鼓励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型化发展道路,支持海勤科技、高美福电子等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扩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